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我所理解的“老人言”是一种历经人间百态、看清人性丑陋后的人生智慧。我很赞同,也支持年轻的我们去其糟粕,吸取精华。
虽然当下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得到一定提高,但许多“老人言”并没有在岁月的长河中消逝,反而历久弥新,读之有理,思之有理,并且句句在理。
1.真朋友,同打虎,同吃肉;假朋友,见利来,见害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谁交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决定着你拥有怎样的人生。平朋友之间没有十全十美,但一定是要相互温暖彼此。是危难之时可以挺身而出,不是落井下石反插两刀,也不是一边享受着对方的付出,一边说着风凉话;更不是连“吃人三餐,还人一席”的道理都要旁人道出。这种人趁早远离,和真心的朋友相处才是一种智慧。
说说我身边的真实案例,那是我的弟弟,那时候他十八九岁的样子,那时候他还是调皮,虽然没钱,却总是想着在他朋友面前撑面子。村里有个和他同名的人,他们年龄相仿,性格却截然相反,他们一起去了外省上班,每次夜宵、小聚都是弟弟主动开钱,一次他俩又约上了,弟弟迟迟没去开钱,就想看看他会会不会去开钱,结果是那个人没有去开,反而觉得理所应当,到处宣称弟弟抢着开钱,不给他开。弟弟一次就看清了他的为人,也不再与他来往,直到现在,他们也没有说过一句话。这样的朋友不交也罢,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地方也不见、不说、不打招呼,这也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2.人是三截草,不知哪节好。
人的一生,有好有坏,就像三截草一样不知道哪一节好,就像那四季变化,季季不同,每个季节给人带来的感受也是千差万别。现在的困苦艰难,不久可能否极泰来;今天的荣华富贵,明天可能就成为过眼云烟,这一刻歌舞升平,下一刻就可能满目疮痍、一片狼藉。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珍惜当下
人生路上所遇到的困境和不解,在当下或此时难以接受、难以解决。但在过后某一时刻会突然觉得,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生无常,愿我们放下应该放下的人和事,毕竟我们不知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所以请珍惜当下。
3.鸟怕暗箭,人怕甜言。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难免会有不足与过错。但是,大部分人只愿听对自己的褒扬,而听不进去善意的批评。
就像当下很多人喜于拍马屁,阿谀奉承,不喜实话、真话,这是一种风气,一种迫于生存的违心行为。也许听到这样的“甜言”,能让人愉悦一时,但其实是自欺欺人,蹉跎岁月。
4.送人一斗米是恩人,送人一担米是仇人。
当一个人饥寒交迫的时候,你给他一碗米,就是解决了他的大问题,他会感激不尽。但是,总有贪婪的人,时间久了,你的一碗米、两碗、三碗都已经堵不住闲言碎语的嘴,反而会反目成仇。一个人一旦习惯了你的好,某一天你但凡有一点没做得让其满意,前面的一切好瞬间归为零,这就是“100-1=0”。不知感恩的人,会把一切好都当成理所应当,甚至得寸进尺,贪得无厌。所以心软要有底线,善良要有锋芒。
每一句流传下来的话,都不无道理,生活中也常听到有人感叹:
“要是当初听父母的话,好好读书,好好考个大学,也不至于现在风里来、雨里去,用体力劳动去换取那碎银几两。”
“要是当初听父母的话,父母不喜欢的人,父母看不上的人坚决不嫁,也不至于现在日日夜夜的流泪。”
“要是当初听父母的话,要彩礼、不远嫁、也不至于现在被欺负得体无完肤,有家不能归的结局。”…………
太多了,每一句都触动了我的神经,我相信这个社会,大多数父母都会为了子女好,无论我们处在哪一个时期,特别是关于读书、关于婚姻等方面多听听父母的意见,说这话不是说要全盘听取,亦不是全盘否定,我们用心体会,灵活截取。
最后,愿你路过的风景都是所想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