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世界上的各类知识或者信息可以人为的分为两大类,一个是认识,一个是方法,前几年网上有句名言,“知道了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自己的生活”,很多人网上各类网课报了一大堆,各类自媒体关注了一大堆,但生活依然没有起色,就此陷入了精神内耗之中。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你关注的这些网课也好自媒体也好,他们只告诉你认识,不告诉你方法。这就好比只让你从井口探出脑袋看一眼外面的世界,让你知道这个世界头上有星辰大海,周围有清风拂麦浪,但从不告诉你爬出井沿的方法。你的认识层上升了,方法层还是没有更新,意识与现实严重不匹配,徒增痛苦。那为什么不提供方法?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也在井沿摸索爬出去的方法。就好像如果炒股大师的各种技术图形能在市场赚钱,为什么还要出书呢?
人生如此艰难,那为什么我们这样的打工人就很难财富自由呢?这是因为打工这种劳动方式,本质上是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叠加,再简化一些,可以想象一名流水线上的拧螺丝的工人作为模型,(其实不管你身处什么行业,现在分工如此之细,你都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套进一名拧螺丝的工人),在这模型中,这位模范工人所作劳动的最大的优点是几乎不用自己承担额外的风险,他的收益稳定,收益和劳动时间、劳动强度成线性相关,也就是说努力程度和收益是有一定联系的。直观点说,就是拧螺丝拧的越快,时间越长,月底结账工资就越高,就算产品最后销量扑街,也不需要你承担损失。这就是大多数人从事的工作。
另一方面,劳动时间、劳动强度总有着它们的上限,一天只有24小时,人的体力精力总有极限,这名模范工人一天只能拧24小时的螺丝;劳动强度不用说也是有上限的,模范工人最多两个手一起拧螺丝。从这两方面就注定了如果只通过劳动本身,收益是有绝对上限的,最终的结果是仍然围绕总的通胀的上下波动,也就是说,只要没有摆脱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对于收益的束缚,就不能摆脱通胀,也就无法实现财富自由。
以上仍然是“认识”层面的,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能够摆脱通胀束缚最终实现财富自由的“方法”,似乎只有投资一条路。投资和劳动时间、劳动强度不成线性相关,相比起你看财报的努力程度、研究公司的努力程度,运气似乎对于我们韭菜更有用,通过投资去分享好公司逐渐壮大的红利,这是指数级别的收益曲线。
诚然,通过投资最终达到财富自由非常困难,而且很少人能做到,但正因为这件事困难,所以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