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日又是八月十五了……”清婉浅浅叹息着,举杯对月,与月对饮。她在这个满地落花的庭院里,从日落便自斟自饮,到如今,已是皓月当空了。
十五的月亮虽大又圆,却是清清冷冷地洒下来,落在清婉的单衣上,又值深秋夜渐寒,薄酒难抵寒意,惊醒了半醉的她。
且回房,披了件旧袄,复又至庭院中独坐,看见朱色短袄上的玉梅绣样,不禁柔肠百转,泪流满面。
想当年还在闺中无忧无虑,年方廿八,父母爱女心切,左挑右选,选中了才德兼备,文武兼修的既明师兄,做她白头偕老,一生相伴的夫君。
清婉对既明,是一见钟情,那年春日,他一身白衣,桃花翩舞,偶落于肩上,给温润如玉的男子添了几分喜意。
廿八初遇即倾心,父母询问时,想到他,清婉低头,脸上浮起浅浅的,羞涩的笑容。
廿九再见即是洞房花烛夜,被掀起红盖头那一刻,一身红衣浅笑着的既明,映入清婉的眼中,更映入清婉的心里。红烛高烧,两人许诺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新婚的日子更是柔情蜜意,清婉自小由饱读诗书的父母启蒙,既明又是她父亲的弟子,爱好也皆是琴棋书画,两人自有说不完的话题。
看到既明晨起练武,清婉更是缠着他学了点简单的,日日一同晨起。
看到清婉在挑衣服款式,既明提笔画了她最爱的玉梅,绣制了件朱色短袄。
幸福的日子过得特别快,转眼就过了两年。正是桃李年华,日子又过得很舒心,比起两年前的清涩稚嫩,如今清婉面色红润,端庄文雅中凭添几分妩媚动人。
忽而战乱起,外族举兵南下,踏破中原,朝庭软弱不堪,兵荒马乱,难以抵挡。
眼见山河破碎,既明一天比一天沉默。这日,清婉看着既明拆完来信,神情忽从犹豫不决转向坚定,正要开口,清婉用手捂住了他的嘴,努力笑道:“你去吧,你自幼承家传武学,朝庭崇文抑武,遂遵从父命拜我父亲为师习文。可如今山河破碎,你有你的使命,我不拦你,这儿被长江与北方隔断,还算安全。你此去,我紧闭门户等你得胜归来!”
此后朝庭与外族胜胜负负,开始僵持不下。复五载,终于把外族赶出长城外。可是比战争胜利的消息先到的,是既明一家父子六人战死,既明或许失踪的消息,因为没找到尸首。
清婉心想:只要没有尸首,那便只是失踪。可她拒绝去想可能性更大的死亡。清婉拒绝了改嫁,继续守着他们的家。
忽又六年过去,既明再无音讯。清婉的父母也先后去世,只留她一人,守着偌大的院子,等一个可能再也无法归来的人。
清婉想,有那几年的相识相知相爱,也抵得过如今的日日相思了,她无怨亦无悔。
八月十五,月圆人不圆。清婉日日盼望着,离人归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