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总结:
今天基本上就是陪兜、干家务。
我...发...誓...
以后每天晚上最迟11点上床,再也不熬夜了。
除了天大的事到点了也必须睡觉。
最近因为基金以及听课天天晚上熬夜,结果白天状态不好,脑子昏昏沉沉的,影响一天干事。
昨晚听完课完成完作业就三点多了,今天整个人都不好了。
基本一直在弄兜,中午再看基金也没睡觉,下午就很困。
感悟:
一、生活:
今天中午哄兜睡觉后出来看到小吴在给老母擦背,才听老母说右边手指和腰以及腿疼了好久了,早上上厕所蹲下都起不来。
可是在家这么久一直没听她说过。
哎,她和猪奶就是这样,身上哪里难受就忍着,也不说,问她为啥不说,她又说说了有啥用该疼还是会疼的。
以前总觉得她两像个机器人一样,每天忙一天不叫苦不嫌累也从不抱怨,就给人很厉害不用为她们操心的感觉。今天听她说腰疼的我心里就咯噔一下。
哎,现在虽然老公挣钱给我花我不用担心工作和赚钱的事,但是父母老了总要钱的吧,还是自己挣钱给他们花好啊。
得努力啊。
最近每天早上兜起来后我还没缓过来,基本上就是老母给弄饭,然后哄着喂。每天还要给兜洗衣服给我们做饭打扫卫生,太辛苦了,以后每天我也要
多帮忙,给老母分担点。
二、基金
涨也好跌也好谁也说不准,尽量不要受其影响吧。该吃饭睡觉就不要瞎担心。
目前能做的就是坚持每天学习、了解市场行情。
三、未来
与其担心未来不如专注于当下吧。
四、学习收获:
1、弗兰克:
做事
不能用存量思维
要用增量思维
常常得走出舒适圈干点曾经没干过的事。
2、搭建框架,建立系统去学习。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每一天都在学东西,在摄入东西,但是并没有真正的留下什么,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所获取的只是一些孤立的碎片的浮于表面的知识点。
只是在当下记住了它的表述,但是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它、内化它。
所以,怎么样才能使自己真的能学到东西呢?
放弃那些浮于表面的,零散的知识点,你关心哪个领域,对哪个领域感兴趣,就去从底层搭建框架,你不需要非常的了解、精通它,
但是你要知道,这个领域可能包含哪一些要素,哪一些要点,每个问题,可能跟他其中的哪些类别产生联系,然后,再基于这个框架,去学习新的知识,这样才是一个长久的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
永远不要忘了,从联系出发,去理解事物,思考事物
每天真实世界都在发生那么多的事情,但是,我们能看到,能讨论,能思考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那么究竟是谁,决定了我们能看到什么?
我们的信息渠道。
我们所有能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长期呆在一个小世界太久,就会慢慢淡忘掉真实的大世界。所以,多元的拓展自己的信息渠道非常重要。
这样可以使我们和真实世界的距离更进一步。
关注那些不在场的东西。
生活中,我们几乎所有的的行为和决策都是基于推理阶梯来做出的,但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所以会经常翻一下两类错误:
1、跟别人讨论交流的时候,站在梯子的最顶端,向别人发起攻击,投结论,这样会导致双方一直在自说自话,重复和强调自己的观点,是不利于解决争端达成共识的
2、对自己的推理过程迷之自信,认为我的结论是不言自明的,忽视了梯子地下这么多步骤,就很容易沉浸在自己编造的立场和观点里面,听不进别人的话,也看不到那些对他不利的证据。
今天最重要的事:
1、今天就看了基金,和闺蜜讨论了基金的事
继续状态不好没有效率,每天说的早睡早起得动真格啦。
以后每天晚上和兜一起睡,早上早点起来,实在受不了啦。
想到之前读L君的文章,里面说到时间-状态曲线。时间和状态围成的面积就是一天的产出。
时间管理的本质其实是进行精力管理。因为不管怎么节省时间每天的时间都是一定的多不出来多少,
反而对状态的影响是很大的。状态好了一天的生产力会变得很多。话说这会打字的时候才真正理解这一原理。
所以我决定从今天起一定做到早睡早起。
输入日记:
1、今天除了看财经新闻之外竟然没有输入。脑子里一团浆糊,根本看不下去东西。
输出日记:
1、做了复盘、
觉察日记:
兜兜:今天兜抓猪奶了,放在平时我会凶他,今天没有凶他还好好跟他说话,结果他还亲亲老太。
给他说以后不能抓人他说好。所以,不发脾气好好跟他说话也是能解决问题的啊。
有时候也会因为他不听话调皮我会凶他,吼他,真的是忍不住,哎。
反思改进:
1、今天晚上11点关手机睡觉,明天早点起来。
2、把一天的任务放在早上完成。
3、整理前面学的几课知识卡片
4、输出。最近几天没有好好看书写东西了。
5、平时多帮老母干家务。
6、咳嗽的事,给老母查下。
小确幸:
1、老公昨天去面试今天就发Offer了,一如既往的顺利。
2、老公提议买第二套房子,让我空了看看房源,可,结婚后到现在新房子我半个月都没住呢…
感恩:
1、家人。老母、猪奶,每天都好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