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宫怨 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宫怨诗,是以深宫女子为抒情主人公、写被束缚的生命力和被消磨的情感的诗。在这类诗里,充斥着往往以失望而告终的等待、与得意者相比而更显薄命的命运,以及被宿命注定的无法逃离。
而在这灰暗的帷幕之后,是对爱情的期盼,对良人的想象,对自我命运的期许,只可惜,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只剩在幽闺自怜。
这么说来,宫怨诗的主题,不就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吗?大好年华只能抛掷,纵有春色也无缘相属,一个“奈何”,说尽心中无限事。
宫怨诗公认写得最好的是王昌龄。他的《长信秋词》说:“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把那种自怜和自傲夹杂的心情写绝了。《西宫春怨》则说“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把切切的等待装作是淡淡的,那种不得已而然的淡,让人深味无望的等待的苦楚。
杜荀鹤这首宫怨诗最知名的一联是“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它把李白《妾薄命》的“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更翻过一层,申说君心的反复无常,无可依凭,所以天生丽质,也并非幸事,而是给主人公带来这悲惨命运的诱因。
如此说来,怨情很深。而“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一联,也很值得注意。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道:“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因为欣喜是撷取喜乐的物象,而感伤时沉溺于萧瑟之境,本是人之常情,而当诗人有时反其道而行之时,这种矛盾带来的张力和耐人寻思的兴味,则又格外深重了。
而颈联又不仅是是以哀景写乐——暖风带着春意,鸟声伴着花影,这些富含春意的景物对独处深宫、寂寥无依的女主人公来说,是一种无声而有力的提醒,甚至是刺激,春天格外美好,让人顿生怜惜时光之心,而由于失宠被弃,又只能让绿鬓空老,那么越美好的春光,当然就越让人黯然神伤了。
由此,她自然回忆起未进宫时无忧无虑的时光,虽不免抚今伤昔,但那与知心女伴尽情嬉戏、无拘无束的快乐,却是再也无从追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