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看清女生庐山真面目的最佳办法是,约她去游泳。
站在你面前的身高,你无法判断脚上踩的高跟鞋的高度 ;
至于妆容前后,判若两人,更让你感叹四大神术的“化妆”;
而游泳池上,一切,都将真实的揭露。
利润表,有个表达非常好:它相当于给一家企业一段时间的盈利状况妹了一段视频。
但这段视频,包括了化妆后再上镜,并且还进行剪辑了,往往让我们产生许多理解的误区。
所谓的一段时间,时间由短到长分为季度、年中及年终,对应的是季报、中报及年报。
年报是信息披露最详细,可信度最高的。
利润表就像一个漏斗,从营业收入,扣除各种成本、支出、费用,税收,后才得净利润。
生意当然有盈有亏,所以利润也是有正有负,因此利润表也叫损益表。
误区一:利润高就是赚钱。
利润表告诉我们,公司在一段时间是赚钱还是亏钱。
它是预估的概念,因为净利润不等于现金流。
在营收里面,通常会有两处会计科目:应收账款和存货。
应收账款:有可能收不回账;(想想,你有没有借出去而收不回的钱?)
存货:有可能以后卖不出去;(想想,你妈不断让你相亲就明白了)
因此,账面上的利润,只是“预估”的利润,并非代表真正赚到手的钱。
账面的利润都是“浮盈”。
误区二:营业收入高就代表公司就好
经常问一个问题:
你宁原在大城市挣一万花八千剩两千?还是在小城市挣五千花三千剩两千?
对个人来说,花八千肯定比八三千代表的生活水平高。
但在企业的角度,恰恰相反。
挣得多花得多,如果利润不变,反而证明了营运能力不强,利润率降低了。
所谓身高一样,但是高跟鞋高度不一样,最后净身高差异会很大。
所以营业收入高,不代表利润高。
而在财务上,营收的绝对金额没有太多的意义,充期量不过是代表规模大小而已。
误区三:仅看单一年份的报表
一家企业的运营情况,如我们的身体健康,不太可能一下子就由好转坏或者由坏转好,总是随着时间而转变,所以连续看多年财报才能看得真切。
如毛利率,以下两种情况均属于合理
1. 一家公司毛利率持续稳定下滑。这是合理的,因为毛利率被市场的竞争而压缩,越充分竞争的市场最后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的利润率;
2. 如果五年内毛利率稳步上升,通常表示公司的持续在产品研发及升级,带动新的市场,创造新的更高的利润;
但,假如毛利率突然起伏较大,通常意味着企业要么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变化,要么是企业内部团队或研发产品发生了改变。
因此,某一年的报表,仅代表了当年的一段视频。
连续五年的报表,则可较为完整的体现了企业的情况。
误区四:仅关注企业本身,而忽略了行业对比。
随着信息的发达,市场越发透明,竞争充分且激烈,所以企业到底竞争力如何,更多需要与同行业对比。
如企业的营收,除了绝对值的增长外,还要在整个行业中看,是否高于行业的增长率;
只有证明企业的增长,远高于行业的平均的增长,才说明企业是行业中的佼佼者。
如果企业迅猛增长,但反而不及行业的平均增长,说明企业在行业发展中处于劣势,需要警惕。
行业对比,更能确立企业于行业中的位置,也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
龙头企业,比跟随企业,存活及实现的盈利可能性,相对更大一些。
误区五:仅关注净利润额,而不关注来源。
利润的落袋为安,需要看是否有现金进入公司的账户
通常使用一个验证指标是:获利含金量=OCF/NI
判断:获利含金量 >100%;
这里意味着,企业净利润主要是来源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如果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不足以满足净利润,由说明企业有其它的因素实现了净利润,值得关注。
特别是,如果利润表上的的利润的绝大部分,不是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产生,而是“营业外收入”产生,那么这意味着企业的主营业务已经对企业的利润产生的作用较小。
这时候,企业的可盈利持续性有待考究。
毕竟“营业外收入及营业外支出”跟公司的核心经营没有实性质的关系,也不具备可持续性。
因此,获利含金量,可以看出企业的获利的持续能力。
一不小心,就掉坑了,
数字粉饰下的利润表,想说爱你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