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春节,我回到乡下。我的笔记本电脑没带回去,只能在手机上打字。因为使用了讯飞软件,能很便捷地把语音转化成文字。如此,才能够继续维持写字的热情。
过完年,来到深圳,手边有了笔记本电脑,却很少再使用。大部分文章还是先用讯飞软件录入,稍后再加以整理。
使用语音录入,在加快录入速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因为是直接把内在的思维转化为文字,少了酝酿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使句子变得臃肿。同时,边思考边录入,转化后的文字不能精简严密地表达内心的想法。用富有逻辑的话语说出内心的想法,是我所欠缺的。这样一来,只能继续修改说出来的话语,使之在当前合乎要求。
原来,我曾想,有些了这么便捷的工具,肯定人人都会写文章。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这个世界上肯定有出口成章的人物,但肯定不会有没有经过学习一蹴而就的天才。妄图用一款神奇的宝贝打败天下无敌手,也只有神笔马良能做到了。
回到家的第二天,就开始修建院落。我用手机拍下的照片,见证了院落一天天的成形。那些散落一地的砖头瓦块,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最终构成了一座朴素的门楼。在大门装上去的一瞬间,期间的辛苦和努力都觉得没有白费。
建院落的过程很像一篇文章的写作过程。你在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唯有像砌墙那样,敲下一个个汉字,组成一个个句子,累积下一段段文字,最后成为一篇文章。中间要修正自己的思路,可能会推倒从来,也可能只是纠正一下跑偏的思路。这一切的努力,都要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才能成立。对于写作来说,这个坚实的基础,就是写下去。唯有写作才是对写作最大的回报。
春节,必不可少的要走亲访友。每个必须走到的亲戚,都走了一遍。我听闻了一些往日的故事,他们活在前辈人的记忆里。他们在说道这些事的时候,脸上挂着恬淡的微笑,他们在回忆里又回到从前。每一个平淡的日子,这些鲜活的记忆经有我的文字,扩散到了更远的远方,激荡起某个人的记忆。这就是文字的力量,我很庆幸我能写下那些故事。因为它不仅温暖了我,也温暖了读到这个故事的每一个人。
从2017年的元旦开始,基本上每天一篇千字文。通过这将近两个月的密集写作,我觉得写文章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描摹,一种是思考。在写作过程当中,两种思路往往杂糅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所以还用这种分类的方式,主要看一篇文章写作的过程当中主要用哪种思路。
描摹就是写你经历的事,遇见的人。可以按照时间发展的时间顺序写,也可以打乱时间顺序,用你认为合适的方式去写。在写作的初期阶段,按照前一种方式,原原本本的写下来,就可以了。等到你文笔成熟,想把一件事叙述得花样迭出,当然就不会再满足于前一种方式了。
思考就是发表你的观点。用合乎逻辑的方式,让别人信服。微信公众号里,那些爆款文章基本上都是这样。
我目前所写的大部分文章都采用前一种思路。这些文章,往往只得到了静默的点赞,没有文字上的互动。有这种结局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些文章太平淡了,没有浓烈的情感倾注于其中。
那些描述极端事件的文章,往往能够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辐射开。没有谁会因为自己掌握了媒体工具,而盼望着极端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我宁愿过简单的日子,写平凡的小事,即使只在小圈子里流动,也不愿有极大的纷扰发生在自己身边。
这当然是美好的愿望。但是写的文章不能得到别人的互动,不是和一个人在无人的旷野里,孤独地跳舞一样吗?谁都想有自己的观众,站在舞台上,让灯光聚焦在自己身上,向他们展示自己努力的过程,赢得他们赞许的掌声。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希望看到的是别人对某件事的表态发言。觉得甚合我意,那就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觉得与自己的意见不符,那就是非我族类。这一方面说明了思考的稀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大家普遍有思考的惰性,太依赖别人的意见。凡是不经过自己的头脑,只依赖别人的意见生活,是很危险的。
不如这样,打开这篇文章的你,在评论区留下对某件事的的看法,我会用一篇文章的容量,回答你的独道见解。
等你来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