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三好的选股法一开始是听一位投资大V说起的,当时觉得颇有道理,后来在《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一书中又看到,也再次强化了自己以此为标准选股的信念。在之后的一段选股中,一直按照这个标准去选股。但在实践中,却有这样的感受:等你发现是某一家公司的“三好”的时候,别人很可能早就已经上车了。这就会导致你看中了一家不错的公司,但估值已经不便宜。如果这样,就必须等,而这等待的时间里,其实手上持有的资金就是在贬值。
有一天在思考,从投资组合的角度看和策略上来看,为什么一定要执念这“三好” 呢?企业的发展是动态的。能满足“三好“自然是好的,那如果大多数情况下不满足,有没有可能把这“三好”拆解开来看,或者按照两两组合来看,会如何?当然,前提是价格好(即:价格足够便宜),以此为条件,看看在好行业和好公司2个条件中,只满足单个条件(而另一个条件也不是太差)时,会是怎样的情况。
首先,先来思考下,在股市里赚钱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简单而言,
是 戴维斯双击: 即:公司市值 = 净利润 x PE
那么细分一下,影响净利润和PE上升的因素又有那些?这里我用一张套图来解释:
在戴维斯双击的公式里,可以知道,企业市值上升,一方面来自于公司所在的行业发展和自己本身的经营状况,还有部分是来自于市场的定价,既然是要找低估值的公司,那么先撇开市场定价的部分,重点看看行业和公司。
公司和行业必须有一个是出色的,而另一个条件也不能太差,如上图“含义”这一栏,如果行业发展出现衰退,或者已经是夕阳行业,蛋糕(行业)在萎缩,公司的发展再有力,也会受限(想想缝纫机行业和寻呼机行业);而如果公司本身实力太弱了,那么再大的蛋糕(行业再好),也可能是强者吃肉弱者喝汤,甚至出局(比如以规模效应为核心优势的互联网行业)。
在行业和公司的两个条件里,来看看一个条件优秀,而另一个条件一般或者说不差时的情形。
总结如下表:
表格中,对4种情况行业和公司的组合(严格来说是3种)下的上车时机和盈利的原因做了大致的说明。
企业基本面的变化并非一朝一夕,行业的变化更是如此。而市场却是每天都在给这些企业进行定价。从组合投资的角度看,我认为“三好”的公司无疑是整个组合里,最值得重仓的部分,但如果遇到一时半会不能上车的情况,只要价格合适,另外的2和3也可以阶段性投资的不错选择。当然,这离不开平时的广泛阅读和对一些特定行业的深度跟踪,在日常个股研究中,多多收集符合“好行业和好公司”特质的企业,等到好价格出现的时候,可以一举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