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跟着课题组的老师们学习,学习着心理学,理解着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但心里一直在困惑,心理学究竟该怎么用到语文课堂上?两者如何结合呢?
今天听了吴校长的课,我很佩服她的这种状态,她的敢于尝试,心里想着原来语文和心理学可以这样结合。之前聂老师的培训,关于画图,关于各种风声,我一直不晓得该怎么把这些环节用到语文教学中,今天终于看到了大胆的尝试。在课堂上,我看到孩子们用各种颜色各种图案来表达自己眼中的巨人,一幅幅画展示的是他们对巨人的理解。画得很精彩,其实每种颜色,每个图案都有他们自己的寓意,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表达的不如预期,但这就是心理和语文的一种结合。我突然想到,我在自己班上做的阅读记录卡,让孩子们画下自己喜欢的场景和人物,因为工作忙,我都没有仔细去关注过孩子们的选色,构图,没有真正用心去体会孩子们眼中的故事场景与人物。我想我是流于形式了,我应该是没有用心去理解他们。因为新接手教科室,不能当班主任,感觉自己不像以前带六年级一样,能很快融进孩子们中间。所以和现在这个班之间始终隔着一种距离,孩子们不适应我,我也不适应他们。或许我该好好看看孩子们的画,好好揣摩孩子们的心理,敏锐的感觉他们情绪的变化,这样师生间的距离应该会拉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