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人跟我说,我跟你讲啊,现在读书早没有用了,你看那些赚大钱的,有几个是读书的时候成绩好的?更何况,你还是个女孩子。
我想了想,说“对,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然后就把他给拉黑了。
我是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写的人,不是什么碌碌无为的凡夫俗子。读书是我保持清醒睿智,汲取精神食粮的不可或缺的源泉。这套言之凿凿“读书无用论”,说白了就是在放屁。
那时的摘抄本里,工工整整地写着不记得是在哪本杂志里看来的话——有人会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市,打一份平凡的工,嫁做人妇,洗衣做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跌入烦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一笔一画,坚定执着地相信着读书的意义。哪怕不能即刻见效也没有关系,哪怕终有一天会忘记也没有关系,因为相信它会潜移默化地埋藏在记忆里,不动声色地发挥作用。
认同一切鼓励读书的说法,斥所有质疑读书意义的人为“肤浅”“庸俗”。读书是无上崇高的事情,不能遭受任何诋毁。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而这样的态度里,也隐隐地透露着一丝轻微的、不易察觉的偏激和自鸣得意。
很长一段时间,在做完摘抄之后,都喜欢成段成段地背诵那些抄下来的文字,喜欢行云流水般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给背下来的感觉。仿佛自己的脑子里装下了整个世界。
和朋友聊天说话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大段大段直接用书里的句子。“谁谁谁曾经说过……”“就像哪本哪本书里说的……”引得身边同学一阵艳羡,自己内心也很是满足。
可同时,我也隐隐地感觉到,虽然我能轻易地找到合适的句子来描述我的心情,但越来越难用自己的话把自己心中所想给表达清楚。
甚至有的时候,看到一些好的句子,为了让自己的体悟更接近原文,会人为地改变一些自己的想法,去贴近句子的描述。然后感叹一句“真是妙啊!”
直到有一次参加面试,被问到对宗教的看法。头脑风暴了一遍那几天看过的书,灵光一现找到一句绝佳的话,于是按耐着喜悦与得意,清了清嗓子。
“《人类简史》里曾经说过,人们相信一件事物,不是因为它确实存在,而是因为相信它可以使自己更幸福。”想着这回答够可以了吧,却见面试官并不满意,“可以用你自己的话说吗?”
竟是一时语塞,愣了好一会儿,才磕磕绊绊道“我觉得,嗯,我觉得他说的对……”
那一刻才发现,原来我背了这么多东西,却没有把多少书真正读成自己的。
就像是一个信息储藏器,只会原封不动地记忆和复述,却没有足够多的理解深化和创造。但也只有那些内化成了自己的东西,才是无可替代的。
会背几句话没有什么了不起,要说记忆,百度百科比任何一个大脑所储存的信息都多。难以取代的是做那些机器做不成的,也就是人类才有的思考和创造。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由他储存了什么决定的,而是由他创造了什么决定的。
从那以后我开始问自己:喜欢读书了不起吗?看的书多了不起吗?这可以成为你自鸣得意趾高气昂的理由吗?
读书这件事情一点也不难,没有什么好值得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
你是真的热爱学习,还是只是热爱塑造的“热爱阅读”的形象,给自己以光环加身?用数字统计翻过的书页,借此获得一种成就感?
看书是真的一边在看一边在思考,还是匆匆翻了几页就急不可耐地掏出手机,拍张照片发条朋友圈,再心不在焉地等着收获一大波点赞?
我们都看过这么一段话:读书原是为自己所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奇珍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去趣味低劣。
多读书没有什么不好,浅尝辄止还自认为自己掌握的知识比所有人都多才不好。
比起大段大段地引用背诵书中的原句,不如在经过吸收消化后,把它们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再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生动形象地给说出来。这样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或许自己的话不一定有大家精炼,但这个过程一定足够成长自己,不会轻易被人取代。思考和创造的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我们说,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读书当然没有错,但如果把这当做自我炫耀的手段,当做逃避现实的方法,同时还沾沾自喜洋洋自得,那就大错特错了。
愿我发现自己的错还不算太晚。愿我们都不要再犯这种愚蠢的错误。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