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小学学习阶段,学校已经要求小朋友阅读除了课本外的课外书了。随着大语文时代的来临,各个阶段的阅读书单百花齐放,纷纷登场。语文的学习中阅读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有了阅读量的根基才会比较容易地领会和学习语文中其他的词组、语法、阅读理解,甚至是最烦恼的写作。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进入小学,已然不是幼儿时期“看故事”、“读绘本”的层面,慢慢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此“引读”,启发孩子去思考,去领悟故事的内容,是父母陪伴孩子阅读,帮助他们激发阅读兴趣的一个不错的途径。
或许爸爸妈妈不一定具备丰富的、有张力的语言表达方式,但是不能缺少的是流利的讲述,照本宣科地读一遍故事恐怕会让孩子失去再次阅读的兴趣。好的阅读其实就是说话,平时对话环境、说话的遣词造句都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阅读也是如此。
每次阅读通过问答的形式,引起孩子的思考,从故事情节一点一点带领孩子从兴趣升华为乐趣。引导孩子深入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人物、事件,通过对话激发、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故事中,最喜欢谁?”
“最想和谁成为好朋友?”
“故事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通过孩子的表述发现他们已有的价值观、世界观,结合故事带出自己的理解,达到深入思考的效果,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