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总是抱怨孩子开学后不在状态,懒散、磨蹭、习惯差……
却忘了,早上起不来床,要迟到了才匆匆出门,一年到头也翻不完一本书的父母,是很难养出自律的孩子的。
曾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一位爸爸无论前一天睡得多晚,第二天都会6点准时起床,陪女儿一起晨读。
晚上回家后,他不看电视,也不玩手机,而是陪着几个孩子练字:大女儿写道德经,二女儿写千字文,小女儿写三字经,最小的儿子练控笔……
日复一日下来,几个孩子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
俗话说得好,一日之计在于晨。
有研究表明:人在清晨时记忆力更好。
早起读书,不仅能在不知不觉间把知识点都记牢,还能提高记忆力。
和孩子一起坚持早起,在晨光中振奋精神,在书声中找到动力,胜过一万句大道理。
在家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 一定要铺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洁而已;
2.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冲麦片或倒牛奶,自己叠被子,自己设置闹钟,自己起床并穿衣服;
3. 保持玩具房的干净;
4. 帮父母分担家务,每周1美元。
有时,柴米油盐也是一种修行。
那些看似琐碎的家务里,就藏着一个孩子成长的密码。
不把坏情绪带回家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踢猫效应”:
一位爸爸在公司挨了老板的批评,回家后心情不好,又看到孩子在沙发上跳来跳去,于是大动肝火,把孩子臭骂了一顿。
孩子心里觉得委屈,转身踹了身边打盹儿的猫一脚。
猫一溜烟地逃出家门,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慌忙避让,却撞上了路边的孩子……
很多时候,坏情绪是会传染的。
特别是在家庭这个单元中,它总是由金字塔顶尖一直扩散到最低层。
而孩子,往往就是那个最底层的受害者。
父母把情绪垃圾带回家,就像是在孩子稚嫩的心灵上投毒,日后即使补偿再多的金钱和物质都无济于事。
所以从今天起,进门前别忘了提醒自己:
记得掸掸身上的“灰尘”,丢掉坏脾气,带回好心情。
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家里的争吵越来越少,孩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
在没有规矩也没有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
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
对一个家庭来说,规矩就像是一盏明灯。
能够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让他们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而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父母要做的就是用心陪伴、做好榜样和负责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