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英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二十一世纪拥有最多读者”的作家。
他是孤僻的孩子;富有创造力的小说家;巴黎的放荡不羁的浪子;同性恋者;二战时的宣传家;潜入俄国工作的英国特工.......
他的一生岂止是丰富多彩!有人说,如果有人能将毛姆的一生写出来,那将是比他的小说精彩100倍。
这本传记生动地讲述了毛姆跌宕起伏的一生,塑造了一个复杂的、真实的、丰富的毛姆。
今天,我们开始阅读《毛姆传》,走近这位著名的作家,了解他精彩的一生:他人生中的各个时期的经历,他的创作心路,他的喜怒哀乐......
第一章 黑马厩镇的少年时代
1874年1月25日,毛姆出生于位于法国的英国大使馆的产房内。
普法战争爆发后的法国,政府发布了新的政策,凡是在法国生活的外国人的男孩必须加入法国国籍,依法征兵入伍。英国大使馆在使馆的大楼里开辟出一间产房,以保护那些与大法官、法庭有直接关系的人的太太们在英国的领土上生孩子,于是,毛姆在法国的英国领土上出生了。
毛姆是家里的第四个孩子,三个哥哥都已经被送到英国求学。毛姆的父亲是一位有名的律师,他的母亲是富豪乡绅的女儿,能力和名望为家庭带来滚滚的财富。孩提时代的毛姆在家里享受着“独子”待遇,享受着母亲的全部的爱和热情。他生活在富足而幸福之中,活波而开朗,享受着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然而 ,好日子并不长久,在他8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因肺结核去世,两年后,他的父亲因胃癌去世,10岁的毛姆和他的哥哥们从此成为了孤儿,哥哥们继续学业,毛姆则被法院判定由他做牧师的叔叔抚养。
母亲的去世使年幼的毛姆深受打击,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他一辈子把母亲最后的那张照片放在床头,连同她的一缕长发,这是他一生最宝贵的两份财产。哪怕在他活着的漫长的岁月里,这种蚀骨的痛苦都一直伴随着他。甚至在他极其年迈之时还承认,母亲的死让他难以释怀。
毛姆的叔叔亨利•毛姆是一位严肃刻板的牧师,还好毛姆的婶婶是一位温顺善良的女人,但他们没有养育过孩子,夫妇二人并非故意为难毛姆,但从未有过和孩子相处的经验,因此毛姆在叔叔家的生活孤独而封闭,要么陪叔叔婶婶去教堂,要么陪婶婶去镇上,只有书籍给了毛姆阅读的乐趣和无限想象的空间,使他得以在阅读的快乐中暂时忘却痛苦的回忆和对母亲的无限思念。
家庭的变故,生活环境的重大改变,毛姆被命运抛进了深深的漩涡。更雪上加霜的是,毛姆的口吃毛病出现了,这带给毛姆无尽的痛苦和耻辱,毛姆害怕被人嘲弄和取笑,他在性格上更加孤僻和自卑,离群谨慎。
11岁的时候,毛姆的叔叔送他去坎特伯雷国王学校学习,这所学校是英国最顶尖的私立学校之一。毛姆在这里慢慢地融入了集体的学生生活,学习成绩优异。由于叔叔的家里及学校都非常重视宗教,毛姆深受影响,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都始终保留了对宗教浓厚的兴趣。
坎特伯雷国王学校里面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男性,“男孩之间的性互动、纯粹且充满肉欲的身体接触,以及情感更充沛的恋爱”,在潜意识里影响着毛姆的一生。
1888年秋季,14岁的毛姆患了严重的胸膜炎,不得不休学了。等他调养了几个月且病好回到学校后,发现自己已经跟不上学校的学习步调了,他被编入新的班级,课业不熟,并且老师坎贝尔脾气变得更加暴躁,毛姆对这个学校的厌倦严重地削弱了他对学业的野心——原本他打算和哥哥们一样读剑桥大学。他说服了叔叔让他去法国南部的耶尔——他生病期间的疗养地,那儿有一位专门辅导养病男孩课业的人。从此,毛姆永远地离开了坎特伯雷国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