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东街小学 何俊霞
前段时间,学校为了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买回来一些图书,我拿了一本龙应台的《目送》。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晚上洗漱完毕,坐在床上,拿起放在床边的《目送》,先看目录,全书分为四个部分,代序、你来看此花时;一、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二、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三、漫山遍野茶树开花。说来惭愧,看这些标题,只能觉出好,却说不出所以然,觉得自己看不懂,我想可能是自己见识浅薄,阅历更是无从说起,是不懂人生,不懂作者的阅历种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先看《目送》,因为就是第一篇,一本书的开篇,是“媳妇”见“公婆”的第一眼,自然精心准备。两个场景,母亲送远行的儿子,女儿送去世的父亲,作者一个人两种身份,把这两个场景穿插在一起,告诉我,你,他(她),“所谓父女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在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不必追”三个字,写尽了两代之间适时得体的放手,人生的不舍与无奈。对于一个目送孩子振翅高飞的母亲来说,是“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对于一个目送父母永远离开的儿女来说,是“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同样作为母亲和女儿的我,不禁泪目。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种种,各中滋味,浮上心头,细幽绵密。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