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注定是我生命中值得铭记终生的一年,时光流逝而去,成长不知不觉,这一年来,如同脱胎换骨一般,如同重生一般,距离2017年不足两个小时,永生永世再无2016年,岁月如梭,生命无常,时光剪影,记忆点滴,谨以此文献给默默付出的亲人、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2016年帮助我、支持我、理解我、鼓励我、点燃我、激发我的各位亲们!
【一】关于亲情
今年七月,夏日炎炎,家庭成员再添一男丁,如同凑齐了最后一颗龙珠一般,召唤神龙,实现了家庭幸福圆满团圆的美好愿望。虽无初为人父般兴奋和激动,却比初为人父时更加成熟、担当、顾家,住院四天顺利出院,月子会所里度过了28天之后,迎接母子回家,不知不觉之间,二宝已五个月有余,幸福、快乐、无忧无虑地健康成长,二宝的出生,如同给家庭成员之间注入了黏合剂,家庭关系更加紧密,隔阂不复存在,争吵销声匿迹,家庭关系日趋稳固,以往无心的拌嘴、抬杠、争执、怨气连同伴随而来的火药味烟消云散,使我更加得心应手妥善处理好家庭、工作、生活、成长之间的关系,幸福生活就在当下,且行且珍惜。
所谓岁月静好,不是无忧无虑,而是将忧虑暂放一旁,专注于眼前事物时所享受的片刻宁静。
【二】关于电影
作为一个所谓的电影爱好者,从2004年起,痴迷于电影世界无法自拔,最疯狂时,一个月能看20部电影,一年能看近150部电影,平时和身边的朋友们聊电影,发现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深感郁闷和孤单,曾自叹独行于光影世界之中,自怨自艾,感慨无人理解,如今想来,这也许就是井底之蛙的可悲之处,并非无人理解,只是平台太低,眼界太窄罢了。
去年年底,四月天姐姐向我推荐洛阳电影资料馆,告诉我这个组织,一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我呢?关注了数月,却迟迟未能前往,重度拖延使我失去了那么多早日相遇的机会,直到今年1月。
2016年1月10日中午在全聚德吃完婚宴,已近13点20分,步行离开,行至九都路与芳林路交叉口,沿着芳林路一路向北,行至凯旋路口右转,行至纱厂路一路向北,直抵手表厂家属院。进入院内,直行约50米,右手侧便是洛阳电影资料馆,一个不起眼的地方,非常低调,如果不仔细观察,甚至很难入眼,一看表,此时尚早,还不到14点,于是拍了几张照片后,继续前行,在家属院里逛了一圈儿,最终走到一处健身器械区,找个器械站了上去,双脚踩着踏板,双臂搭在栏杆上,听着东野圭吾的小说《神探伽利略的苦恼》打发时间,14点20分,一看时间差不多了,来到洛阳电影资料馆,此时门已开锁,进入后见到三人,打声招呼后,找个位置坐下,看了会儿贾樟柯导演监制的《我们的时代——十年敢想录》,大约14点50分左右,人员基本到齐,大概十余人,开始观看李珞的电影《河流和我的父亲》,一部很个性的影片,感觉不像电影,而是像一部没有逻辑的家庭录像,穿插了不少回忆,也穿帮了不少明显的不合时宜的镜头,电影很短,大约75分钟,许多人看得哈欠连连,确实是一部很闷的片子,作为一部独立电影导演,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思考一些关于时间和记忆的片段,观影结束,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影心得,交流自己的观影感悟。——摘录自2016年1月10日的日记本
上述这段话是我当天的日记片段,如今看来,是如此青涩、稚嫩,自从第一次来到洛阳电影资料馆,便被这个70平米、略显冷清的场所深深地吸引,连续多场观影活动,让我熟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与大家的交谈,令我对电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感到电影知识的匮乏,这里卧虎藏龙、高手如云,唯有不懈地努力方能向大家靠拢,2月11日参加年会,2月28日第一次主持,当天的影片是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3月16日参加两周年庆,封存新酒,启封陈酒,从3月起每月主持一次,从馆员到理事,从主持到策划,从2016年10月开始,自我加压,参与策划,每月推出一个导演以及这个导演的作品,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每个月让大家了解一个导演,这样坚持下去,一年便是12名导演,如此系统地持续推荐,能够让影迷低门槛进入电影世界之中,提升观影审美标准,如今看了太多大师作品,眼光也开始挑剔,也错过了不少好的电影,实为憾事!今天是成为洛阳电影资料馆一员的第357天,我非常感谢洛阳电影资料馆的诸多朋友,在此不再逐一感谢,感谢大家近一年来的陪伴和支持,感谢你们帮助我成长。
如果你只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就永远没法进步。
【三】关于书店
【1】洛阳·想象书店
从小有一个梦想,拥有一家书店,可惜目前难以圆梦,今年4月23日,洛阳电影资料馆策划了一次真人读书的活动,我有幸作为赵向前老师(想象书店创始人)的秘书,全程记录读书过程,5月2日,与一众好友来到位于周山路的想象书店,一起度过了半晌的美好时光,一个月之后,想象书店迁址至八里唐,6月18日我也有幸获得邀请参加开业典礼,并与余世存老师见面,7月16日,独立影评人木卫二老师来到想象书店签售,八月九月,周末闲暇之余,带着孩子前往想象书店读书,与向前老师、向华姐交流,想象书店也渐渐成为心灵的一处港湾,可惜十一之后,公务繁忙,无暇前往,估计只能等来年得闲再次拜访。
【2】郑州·纸的时代
十一月四日,郑州忙完公务,偷得浮生半日闲,上网随手查询郑州本地的独立书店,距离比较近的有一家,位于秦岭路与建设路西元国际广场3F,按图索骥抵达西元国际三楼,轻松找到这家独立书店,名字叫做“纸的时代”,进入之后,第一印象不错,环境很美,室内竟然有假山和流水,读者们惬意地或躺或坐,尽情享受着静谧的阅读时光,我找了一处角落坐下,偶然发现一本繁体版本的书籍,一看是法国人写的,台湾人翻译的,名字叫做《一日一冥想》,简单翻了几页,顿时被吸引进去,这时发现身旁不远处空闲了一个高脚凳,于是背起笔记本电脑、拿上风衣前往,坐在凳子上将这本书从头到尾浏览一遍。期间接了几通电话,有些影响读书的心情,不知不觉之间,时间流逝而去,一看表,已近18点,于是拿起书来到结账处。一名好似店长的青年男子仔细查询了这本书,告知我目前仅剩余一本,这本书看起来有些破旧,我正在考虑是否购买,他竟然主动告诉我这本书不值得买,性价比太低,待简体版出版之后,再买也不迟,我深受感动,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做生意的店家,顿时对这家书店又增添了一分好感。
【3】成都·方所
十一月九日,成都,雨后初晴,上午大家考完试,得以放松解脱,商量着去哪个景点,仅有一个闲暇的午后,明天上午即将乘机返程,我决定继续寻找独立书店,查询之后,决定前往繁华商圈里的地下书店——方所,和大家一起打的从温江区出发,前往成都市区,抵达地铁站后,我和其余三人分道扬镳,我乘坐地铁,换了一次线路前往春熙路站,出站之后便是远洋太古里,这个商场好大,转了一圈儿也未见名叫“方所”的书店,最终阴差阳错之下抵达“方所”门口,镂空的标志呈45度,只有仰视才能看见,进入书店,第一印象是“大”,号称1800平方米丝毫不夸张,除了图书之外兼营衣服、茶具、玩具等,我先从头到尾转了一圈儿,发现一处可以通往世外的电梯,如同洞穴一般神秘,乘梯离开,抵达地面,前方是一处寺庙,红墙外栽满了竹子,意境高远,我沿着红墙绕至寺院大门,旁边便是商业区,探明位置之后,心中有数,于是原路返回书店,作为一名书痴,来到此处犹如天堂,令人心安,琳琅满目的书籍让我目不暇接,一路走来,边走边看,虽然寥寥数页,也不乏为一种经历,可惜时间有限,只得仓促离开。正如那句话所讲:“方所如泛巨海,浩无津涯;必观星斗,乃辨方所。”
书店之情缘,从《查令十字街84号》开始,2016年,三家书店已进入我的生命之中,我一直相信缘分,面对浩瀚的书海,读哪本书是缘分,去哪家书店读书也是缘分,让我们珍惜这段书缘,以书会友,将读书融入生命。
你永远也无法明了,我们作了多大努力,才对生活发生了兴趣,而生活同任何事物一样,我们一旦感兴趣,就会忘乎所以。
【四】关于成长
何为成长?我的理解是不断地离开自己的舒适区,不断地折腾,生命不息,折腾不止,主动改变自我,方能蜕变成长。今年之所以让我刻骨铭心,是因为新结识的朋友特别多,新尝试的事物特别多,多维度的成长特别多,改掉的不良习惯特别多,视野得以拓宽,认知得以升级,这便是成长。
首先谈谈'朋友"吧,每年都有新朋友,今年新朋友特别多,当你进入一个完全崭新的朋友圈之后,朋友增加的速度以几何级数递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人的职业、阅历、见识、知识均不一样,当思想交流得以碰撞,势必产生火花,产生新的思考和认知,获得新的见识和阅历,正如杨德昌电影《一一》中所讲,“看电影能够延长三倍生命。”与不同的朋友交谈也是如此,听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能够增加数倍的生命阅历,能够见识到完全不可想象的世界。
再来谈谈"新尝试的事物"吧,例如野外穿越,跟随四月天姐姐、寒潭大哥和苏夏妹子,尝试了几次,虽然挑战了自我,有惊无险,但是也发现了自己体质上的欠缺,令人欣慰的是心理障碍得以突破,可惜由于家庭原因和公务繁忙,后半年未能坚持;还有跑步,以前的我最怕长跑,学生时代体育项目,除了长跑未曾取得满分,其余项目均能藐视,长跑是我心中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儿,今年不仅完成了连续100天的跑步任务,而且完成了人生中第一个10公里长跑,成绩还算不差;不能不提的还有写作,从11月1日注册简书心血来潮写了一篇文章以来,近一个月未提笔更新,好在11月29日头脑一热一咬牙立下狠誓,开启百天书写计划,写至今日,已连续第33天,许多人不明白我为何如此死磕自己,我想,这也许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如果不学会改变,我们就不会成长;如果我们不能成长,就不算是真正地活着。
结语不再赘述,祝愿明年的今日,所有读这篇文章的朋友们,成长到自己无法想象的程度,今夜跨年,让我们一起迎接2017年的第一道曙光!开启不可预知的、拥有无限可能的、崭新的一年!最后将相关的文章链接于此,感兴趣的话读一下吧。
《流浪的斯拉夫人》
《瑞典文化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