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工业的电影,票房回报是评判其优劣的标准;作为艺术的电影,个人感观是评判其良莠的圭臬。
如果有一个人对我说“某部电影是烂片”,我的第一反应是“你看过吗”。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就确信他说的这部片子对他而言是“烂片”,仅此而已。然而他要把自己的判断强加于我,我便嗤之以鼻。即使你搬出权威的统计数据,我也不为所动。我不是投资商,电影票房高低毫不影响我对电影的感观。我注重的是在一个半小时甚至好几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的切身体验。
既然涉及“个人感观”,那么IMDb、豆瓣网的评分,对我来说还有什么意义?难道我通过别人的“判断”看电影吗?“评分机制”的存在有其合理的一面,它可以节省大部分人的时间与金钱。观众犯不着为了“全程尿点”的电影买单。然后,观众也失去了一次“体验”的机会。有得有失,利弊交织。
我的眼里没有烂片,不是我对影片的要求不高,也不是模棱两可地说“任何作品都有其可取之处”,而是我不做“烂”与“精”的区分,“体验”就是“体验”,无论是精彩还是糟糕,它终归是“体验”,是我的生命历程的一部分。
纯粹追求“愉悦体验”无可厚非,却不符合我的人生观。我不需要迎合大众,也不拘囿自我,我只“体验”,我的“感观”绝不独到,只是独自。如《否定先生》中的一句歌词“没人代替你去痛苦”。
程青松的“金扫帚奖”的四个奖项名称令我感到愉悦,他用的是“最令人失望”,而不像“金酸梅奖(Golden Raspberry Awards)”使用的是“最差(Worst)”。对影片、导演、演员的失望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我们对它、他们曾经抱有极大的希望。然而“最差(Worst)”就无法令我苟同,因为我无论从什么角度都不无法做出那样的“比较”。
评判一部影片“烂”,则相应的就会生出“参考物”的问题。可是什么样的“参考物”是合理的呢?我无从得知。
索性,我丢弃掉“参考物”,或者它从未出现,于是我的电影观里没有了“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