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订购敲门声的老人》,视频内容是这样的。
报业投递员在去一家报箱投报时,却发现报箱的入口被堵死了。于是她只好去敲门。
良久,一个颤巍巍的老人缓缓地打开了铁门。
老人家,你报箱的入口怎么堵死了?投递员问。
是我故意堵死的。老人尴尬一笑。
我想跟你商量个事。以后你给送报时请敲门,亲手把报纸递到我手中。
可以啊,但这样我俩都挺麻烦的,又浪贾时间。投递员对比颇为费解。
就麻烦你了。我每天都在家。这样每月的最后一天,我会付给你当月的敲门费一百元。老人的语气带着祈求。
如果哪一天你敲不开门了,就报警。
投递员大惊:为什么?
我老伴走了,我儿子出国了,就我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住在这里,谁知哪天命归西天?
这时,投递员靠近了老人,看到了他的昏花双眼,就问:你订报不是为了看报?
我从不看报,我这是在订购敲门声啊。老人双手作拱手状,年轻人求求你了,这是我儿子国外的电话号码,你若哪天敲不开门了就请给我的儿子打个电话吧。
视频我反复看了数遍,心情难以平静。都说养儿防老。可视频中的老人有儿,而且很优秀。却让一个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人靠敲门声孤度余生。
也许,儿子也有抽不开身的事业,可这能算对父亲不闻不问的理由吗?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从古到今都在传送看。婚姻的最初目的就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只是世人理想化的幻想,辛辛苦苦为孩子操劳半身,却有谁的晚年不是一场血雨腥风传说。
养儿防老是一种自我安慰,也或是,吐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