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绳系。
01
在每年的年初,大家都会许下自己的新年愿望,希望自己能拥有完美的一年。不知道你许下今年的愿望了吗?有的人可能希望自己这一年提升演讲能力;有人觉得自己最重要的硬本领是思维竞争力升级,所以今年要提升思维能力;还有的人希望提升自己的工资。一切的提升都与你的学习能力密不可分,你需要把一项并不熟悉的技能,转化为熟悉的技能,这其实不仅需要懂得高效的学习理论,更需要把它应用到实践中。
但是,我们怎么做才能够高效地学习,将学习价值转化为生产力呢?
首先,在人生效率体系当中,高效学习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人生效率体系一共有三大部分:最左边是输入,中间是自我管理,最右边是输出。
高效学习=精准的输入+良好的自我管理。
在这里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4种输入方法。
以人为师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看一张图片,这是我画的一个关于如何链接牛人的方法。佛系灵魂画手
以人为师具体怎么做呢?大家可以利用7个榜样人物法男性版女性版,以前我都在公众号文章里面有写过。
先找到你对标的人物,然后去链接他,最后像素级模仿。以前看武侠小说,里面男主角,刚开始,特别的平凡?后来得到一位高僧的指点,最终成为了一代大侠,那么他的这个榜样人物就是这位得道高僧,那高僧经常会有一个桥段就是说他马上要临终了,他想找到一个徒弟来继承他的武功,所以他会把自己全部的功武功都交给他的男主角。
我们也会有很多的阶段需要去学习,在现实中不一定有人会把自己所有的本领都交给你,特别是那些比较成功的人,你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就能够链接到他们,你可以先向上攀爬,从一座高山爬到另外一座高山,一点一点去学习去实践。
阅读
阅读的话,我们可以大量的读古往今来的很多书籍,大咖粥左罗在成为大咖之前,他读了2000多本书。
读书就相当于是和作者对话的过程,你去读几百年前的书,就好像隔空和作者对话,去学习他的思想去思考。你也可以读同龄人的书,学习一下他们的思想。
阅读这个输入过程还可以是看视频学习。不一定局限于只是去读书,你可以多方面涉猎专于一样。
行业会议和培训班
通过系统性的知识理论以及同行的观点,来完善自我认知。
在这里如果你想学的多一点,学的精准的话,不妨去付费学习,付费学习的前提是一定要找到这个行业比较领先一点的人物去学习,现在付费学习的课程实在是太多了,有点混杂。
如果你现在经济水平有限的话,我建议你还是先去学习免费的资源,现在很多大学的课程里面都可以在官方网站上搜索到这些教授的公众号,我们可以去关注一下。
行走的力量
通过行走的考察与体验式学习,补充完善认知。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世界上有很多的国家,很多的地区,每个地区都有它不同的风俗人情。那你通过旅游,你就可以去见识到更多的人。你的视野会打开,你的思路会拓宽。如果经济条件尚可,不妨每年都去进行1~2次旅游。你肯定会有所收获。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有一个网站它的名字叫做美元街,这是我在柏永辉老师的《我的第一本人生规划手册》这本书里面知道的。
美元街是一个网址,它里面有很多地区(主要是国外)的人的日常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一个情况。以下就是它的部分截图。
02
下面我来讲一下关于自我管理的4个方面,请看一下这张图。
1.时间管理
高效地运营好时间,让24小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时间管理这一块我学过的一个课程是叶武斌老师的《时间管理100讲那么
主要有要事第一,每天先去做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一次只做一件事,做事情的时候就专心一意,不要去想其他的,如果这个时候,突然想到有其他事情需要完成,假设这件事情在1~2分钟内你是完成不了的话,我建议你用便签纸把它写下来,放在你的事件收集箱里面。
吃掉三只青蛙,换一句话说,每天去完成对你最重要的三件事情。
这三件事情如何界定呢?我们在设立目标的时候,是不是有一个终极目标,你为这个终极目标,你想做的有哪些事情?我们通过目标管理法把这三件事情变成每天可以立即去执行的三件事。
每天早上起来之后,你就优先去处理这三件事情。
2.目标管理
不仅要会建立目标,更要会分解目标。在这里大家可以利用SMART原则。
3.效率管理
如何高效地把一个小时的事情用半小时就等质量地完成,是每个人都在试图解决的课题。
在这里我想提一下叶老师《时间管理100讲》里面的每天用20%的时间去完成80%的事情。
4.精力管理
精力管理就跟我们自身的一个身体状况有关的。
比方说你每天吃什么食物?你每天要消耗多少能量?为什么我们早上起来的时候精力会比较好,而到了中午的时候比较困难。
要如何运动呢,是否能够帮助我们提升精力呢?每天大概需要睡多少个小时才能让我们的精力变好?每天工作之余,是否还需要一些代餐饼干之类的食物帮助我们持续精力呢?具体吃什么呢?大家可以去读一下张萌萌姐《精力管理》这本书。也可以和我讨论。
这些内容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答案。
03
在这一小节我们来讲一下不能高效学习的原因。
1.不清楚自身问题
自我诊断
输入和自我管理两大部分,共同决定了一个人能否高效学习。
在这一节,我首先用望闻问切的方法,帮你确定你在高效学习方面的问题,只有知道自己遇到了哪一方面的问题,才能够攻克问题,收获成长;
其次,搞清楚自己不能高效学习的原因是什么;
最后,给出具有实操性的方法论和对策。
首先,对自我做一个诊断,请问以下四种类型的人,你属于哪一类?
第一类人:认为别人什么看起来都好厉害,但自己还是一个小白,我什么都不会,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第二类人:很向往成功,但就是无法去坚持,做事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第三类人: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仿佛把所有错的或者无效的方法都实验了一遍,但是学习仍然没有成果。
第四类人:学霸级别,任何知识点他都很熟悉,而且可以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但是无法在实践当中运用,也就是所谓理论和实践无法相结合。大多数人可能都存在以上同类情况。
人生电池图理论
导致我们无法高效学习的第一个原因,是我们不懂得时间的宝贵。
每个人每个阶段学习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同一件事情,你20岁去学和50岁去学所获得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正如上面的时间格子,把人的一生平均分成900个格子。我们可以试一下把自己的年龄涂在格子上。
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时间年龄的一个状态。把这张表挂在自己的卧室经常去看一下,那么你就会更加的珍惜时间。
对于已经过去的时间,我们不要去缅怀,因为最好的事情就是活在当下,过好今天的日子。如何过好今天就是如何过好一生。这是时间效能日历扉页上的一句话。
你要知道,每一项技能的修炼,最适合学习的时间,不是已经不可追回的过往,而是当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只要你肯学,那么此刻,就是你最好的学习时间,需要马上行动起来。
如果4月没有开始,那么就从9月开始吧。
2.累加法则
2006年9月,我上高中了,学的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老师让我们学习打字,当时我练习的是五笔打字。买的是一个白色的特别硬的一个键盘,上面可以插学习卡。不同的卡,那里面还可以玩超级玛丽和魂斗罗的游戏。
2011年6月,我在做打字员,那个时候我刚大学毕业,工资只有600块钱,工作时间不是很长,但是这些经历都给我带来了好处。那么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五笔打字,因为打字特别快,在现在的工作中和我现在写作这件事情上,都给我了一个很大的帮助。
高效学习一定要遵循累加法则,每一项新知识,一定要构建在旧知识系统之上,就像盖房子,如果你不把地基打牢,是不可能把房子盖高的。
有一个人他是做销售的,后来他转行为公司策划,他把他在销售中的一些基本能力运用在做策划这一块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那么他的这种能力也叫做可迁移能力。在自身基础能力的情况下,去学习一些新的知识,给自己打下地基,如果以后他再换其他的工作,那么他也可以很好的胜任。
3.完成封闭式结构
无法做到高效学习的第三个原因,是没有意识到总结和反馈的重要性。
学习是一个封闭式的结构,从深入认知到输出认知,整个结构是需要总结机制的,另外一套叫反馈机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每一次听完老师的讲课,都觉得老师讲得对,太有道理了,可是一开始做题,就发现自己还是不懂,这就是没有建立总结和反馈机制的弊端。所谓总结机制,就是吸收,也就是知识输入完成之后,要与过去的知识体系进行结合,形成一种自我反思。
我一直在公众号发布复盘的文章,每周都复盘,每个月也会复盘一次,那么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写晨间日记,晨间日记的话,相当于一个日复盘。
我写的时间也不是很长,刚开始的时候我会很认真去记录一天的时间,后来一段时间经历这么少,我就做的马马虎虎很敷衍。
到了现在我基本上都是很认真的对待,每天就记录一些比较高效的事情,比如说成功日记,每天做的最自信的三件事。以及每天发生的一些小插曲,需要去总结和思考的内容。
总结一定要靠思维逻辑才能够进行,萌姐在这本书里,她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逻辑十九讲》,这本小书的内容,就是人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以及思维模型应该怎样去构建。
反馈机制在学习当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常见的理论。
说一下我的反馈机制的建立。会把目标写下来,然后把它公布在社交平台,并请求我的朋友监督我。我会经常去更新一些自己完成目标的一个境况。不停的去尝试,然后多向大咖请教。他们看见我的打卡记录就会向我提出一些建议。
比如说我发布视频这件事情,我每天发布一个视频,我会把它分享给我的朋友或者是同事,让他们帮我分析我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我自己也会反复多次去看。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就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反馈进而改善。
如果你没有建立这个反馈机制,你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好还是不好。你也得不到一个他们的一个建议,因为做事情,如果你自身一直沉浸在自我中,这是特别的局限性的。
学习如果不建立反馈机制,就不会达到高效学习这个基本目标。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如果你没做到高效学习,可能还有第四个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我们来说一说思维导图这款软件。
刚开始我用的时候特别的别扭,后来每次在我写公众号的时候,我都会下意识的去使用。我的浏览器里面有百度,我经常去搜索,如果我做不出来,我就立刻去搜索。比如说一些比较难的一些问题,有时候我搜索的时候,可能我的问题表述能力不够强,根本就搜不到答案,这个时候我就会去向他人请教。
例如和他开远程。再比如语音、电话等。通过这种方式和他沟通,就能够解决当前的问题。
在下意识每次写文章的时候,我需要做思维导图的时候,我就会去使用这款软件。那么现在我对于他的一些基本的功能,已经掌握的特别的好。
如果我去系统学习的话,我在现在已经掌握了基础上,如果学习起来也不会特别吃力。
理论跟实践相结合,也是一个闭环式的思维,通过实践反思出来的东西,通过总结,将指导下一次实践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