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话
学到现在我已经感觉到“道”的神奇了,它在无为自然的推动万物运行。只是现在自己还是觉得有些抽象,因为道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我问老子:悟道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吗?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我若有所思,老子在这里所教授的法门是说要回归到万物的起点,来观察万物的运行。万物的起点在之前学了是“无”,所以老子用虚极来描述,因为这个起点不存在任何东西,它又是静到极致的状态。这个法门我是觉得和金刚经、六祖坛经很像,因为金刚经是教人找到“无所住”的本心,也就是这里说的极点。六祖坛经是教人于相而离相,于念而无念,也是这里说的回归到极点来观察万物。
看似这个法门并不复杂,只是人常见的就是会执着于现实中的小我、各种相中,难以回归到本源去看问题。然后我再问老子,如果我们始终保持这个法门,能有什么特别的收获吗?
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我若有所思,把万物回归本源的过程,也就是在看万物的生命过程,于是能够知道常道是什么样子,也就明白生命到底是怎么样的。也正因为有人不懂常道,所以会违背天道。掌握了这个法门之后,对人、地、天之道的领悟就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二】应用:无相之心
这个法门对我而言觉得挺好理解的样子,因为读道德经的时候,我就感觉致虚极守静笃是法门;读金刚经的时候,我觉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法门;读六祖坛经的时候,它也直接讲了法门是无念无相无住。三本经典内容不同,却也都直接点出了宇宙的实相是什么样子,又如何来看待现实的种种。
只是要把这个法门去应用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看起来似乎这个法门对现实帮助不大,现实中我们还是需要处理各种关系,应对生活工作的问题。它没有办法来直接教我们来处理问题,只是教我们去回归本心。
但我后来意识到,也正是因为悟到这一点之后,我觉得自己的确是改变了很多。因为这个法门真正较给人的是一颗察觉的心,因为是回归到本源来察觉,所以也就是最深的一种察觉。也因为当我们对现实有了很深的那种察觉,宇宙能够一直教给我们新的现实是什么样子,所以当我们在深层察觉的时候,宇宙一直在告诉我们怎么去解决问题,告诉我们要走向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