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生包头站第二天上午,悟后起修——《阳明心学》
[玫瑰][玫瑰] 1.有术无道止于术,有道无术止于求。
[玫瑰][玫瑰]2.不因助色身心,不因声香味触法,圣人之道五。明心见性《心经》——开悟.宇宙主导论,奇迹是偶然,奇迹是常态,(一生副手拜阳明),活在道中。
[玫瑰][玫瑰][玫瑰]3.王明四句叫(天泉证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玫瑰][玫瑰][玫瑰]4.圣人之学:道与术都包含其中。(1526)
[玫瑰][玫瑰][玫瑰]5,中性(心、空、道、不垢不净——无善无恶不二约一、不忘约正)原罪:分别善恶心,无分别心喜怒哀乐之未发之为中,中是天下之大本,发了要和(疗愈清理,格物致知)(天下之达道,你过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玫瑰][玫瑰][玫瑰]6.开悟之后很荒凉,人生都是阴阳合和,生活好像一场电影,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善无恶心之体,这是根本)
[玫瑰][玫瑰][玫瑰]7有善有恶(信念系统、分别心)意之动(区分善恶),夭寿不二,吾休身而已,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台下,改命:中生妙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得想,《道德经》抱圆守一,越抗拒越持续。每一个信念系统都是假的,任何信念系统都不需要,无信念。心是本体,万法唯识,念念叠加,万物能生,生活在静、禅定。
[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8知善知恶是良知,知是觉。良知:每个当下觉善(不动气,感觉好)觉恶(感觉不好)知善知恶,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行。
[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9.觉就是,悟觉察是修行的第一步,觉什么?每个当下是动气还是不动气,大道至简。生活的每个当下去觉。是每个当下的感觉。心外无物,心即理,(知行合一)格物是个格心”致知是致良知,是否良知光明,是否让自己的心无善无恶。
[玫瑰][玫瑰][玫瑰]12.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意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善恶全不在物,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王阳明
[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10.为善为恶是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的根本修心,正心,正心先要诚意、诚意是(我现在痛苦,我就陪伴我的痛苦,和我的痛苦在一起)诚意先致知,致知先格物。狂野想象,最渴望的优先显化,
[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11.格物:格物穷理,研究身体,致知
[玫瑰][玫瑰][玫瑰]13.一切境遇都无意义,只是自己赋予了意义,善是好感觉,恶是不好的感觉,为善去恶就是疗愈清理,把感觉不好变为和平。呆在中性中,和平就是家。
[玫瑰][玫瑰][玫瑰]14.观自在、致良知。信(相信)愿行(勤而行之)正(正果)
[玫瑰][玫瑰][玫瑰]15.物无善恶,在心如此,在物亦然。世儒惟不知此,舍心逐物,将“格物”之学错看了,终日驰求于外。——王阳明
[玫瑰][玫瑰][玫瑰]16.夫人心本神(心即理),本自变动周流(自动流动,真我就有智慧),本能开物成务,所以,蔽累之者(盖住了),只是利害毁誉(离开了中性,意之动)两段。如果我心不动(格物致知、疗愈清理),以顺万物之自然,只是触机神应(与神合一,与真我合一),就能够发挥良知妙用。——王阳明
[玫瑰][玫瑰][玫瑰]16.上医治未病,下医治已病。中庸:中——中性,庸——恒定、不变。我心不动,格物致知。
[玫瑰][玫瑰]17.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王阳明
[玫瑰][玫瑰][玫瑰]18.去的一份人欲,便得一份神欲。生命当中所有的显化百分之九十九由真我完成,人心本身的心,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