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另一个题目叫《嫉妒》。
这是我的“放松·随便聊聊”文集里的一篇。欢迎关注我的简书账号,欢迎给我的各类文章评论垒砖,写字儿毕竟是件寂寞的事,人多才有的聊嘛。
活在这个城市里,说来好像一粒微尘。上不上,下不下的,有时觉得自己还行,有时,又会感到茫然无措。我想我这样的可千万不能做人民教师,人民教师是人类心灵的灯塔,灯塔自己都不够坚定,时不时往下出溜,该给学生造成多大灾害呀。
早上看到朋友圈里有朋友发布了代购信息,某某名牌包打折只要6K~8K不等!我是不懂这是占了多大的便宜啦,我只知道这个价位的包包我连想都不敢想。我自己买的最贵的一个包480,用了好几年,背带的地方已经脱线了。
不跟别人比的话还行,每天单位和家两点一线,见到的人只有老公、同事赵姐和主任,我敢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我今天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但是除此之外的场合,我都觉得现有的衣服不够用。
上次一个姐们儿婚礼,我提前准备了半个多月,在婚礼前几天仍然忧心忡忡。最后把硕大的化妆包往行李里放的时候被老公劈手夺下:人家结婚,你紧张什么?
我小声央求着,至少让我带一根眼线笔和一瓶粉底液吧。
每次赴姐妹们的约会,都像是要上战场,尽可能地打扮一番,不想让自己在一群人中特别老土寒酸。我知道我们是朋友,在人格上我们是平等的,但是现实就是现实,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超脱于现实之外的友情,在我们把酒言欢之后,有人开着她的宝马车离开,有人,要打着伞去公交车站。
如果我心态不好的话不可能和这些人一直做着朋友,真诚的,灵魂平等的朋友。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血气翻涌泪盈于眶的时候。站在她们那个角度,确实很难理解你是用了多少傲气才能撑起这份自卑。
我一直挺满意我现在这份工作的,让我有大把自由时间可以做自己的事,我说能够自由写作的我就是一个国王。今天忽然发现单位更新的通讯录里我的名字照样还是没有,因为我没有编制,而另一个和我来的时间差不了多少、据我所知也同样没参加公开考试没有编制的同事的名字印上去了。
我试图说服自己,没印我名字可能是因为排版排不下了。但是这个理由让我觉得寂寞。
没有我名字的机关通讯录表,就是我在这里地位的证明。就是对我平时自认为是机关的一员、对机关的各项工作予以极大关注、勇担荣辱的嘲笑。
不能这样,我要想办法。没有这份工作,国王就要流落街头。我忧虑地走在刚下过雨的潮湿的街道上。
嫉妒就像是一个抽气泵,忽然把你的心抽得紧紧的,缩得小小的。除了反弹的本能欲望,你几乎没有思考别的事的空间。
所以嫉妒中的人都显示出狭隘,不理智,刻薄,容易被激怒的特征。
《东邪西毒》中有句著名的台词,叫做,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假如他尝试过什么叫做嫉妒。
我用这句话来为我当年的行为开解。我曾经喜欢一个男孩子五年,后来那个男孩子告诉我他交女朋友了,我看了那个女孩子的QQ空间,他给她买情侣手链,他给她一宿一宿地发短信,他给她写缠绵的情书,所有在我面前的高冷都在她面前融化得不可收拾。我嫉妒的小火苗噌地烧光了从小到大的好涵养,和他用短信对骂了一整夜,骂出了我能想到的最恶毒的词语。我从没有那样面目可怖过。
最近看俞飞鸿演的《小丈夫》,有个百般给女主搅乱的老公的前女友,先是设下阴谋让女主误会老公在婚礼前夜出轨,搞得婚礼鸡飞狗跳不欢而散,然后在女主终于解开心结去找老公和好的前一天,又喝得烂醉如泥倒在其婚房门前,如愿以偿地睡了女主的婚床,给了第二天上门的女主一个“惊喜”。
我在看着这个无恶不作的前女友扶着马桶吐的时候,其实挺感慨的。她做的事儿确实挺可气,但不能说明她本性就有多坏。谁在被嫉妒抽干了心里的空气的时候,不是这般的偏执?
爱不到的人,让我们如骑瞎马,如临深渊。
前几天我在微博上说,想打姜思达,凭啥他就活得这么骚气。
我刚看了他微信公主号的文章,一篇《记纽约:一个大陆男同志的自白》,摘要写的是“本文记录了笔者在纽约的全部经历。(引人深思)”
然后正文比摘要还短:
打算嫁个老外。
失败了。
然后一堆人啪啪在那儿打赏啊,说写得好写得好, 评论大致如下:
笑出脚气。
然后另一篇《你在工体西路的哭泣只被代驾司机听见》,虽然不知道说的是啥但是很厉害的感觉,没看懂的时候已经感觉有围巾在寒冬的街头从肩膀滑落。
我发了这个微博以后另一个做公众号的小伙伴就去关注了他的号,然后跑过来跟我说:“妈蛋!姜思达好会写字!”然后用了一堆“起承转合”、“才华横溢”的词语来评价他。
我羡慕他活得骚气而强大,朋友羡慕他广告打得好,我们俩各怀心事地嫉妒叹息了一番。
能让两个写字的人嫉妒的写字的人,才是真正的睥睨群雄。被人嫉妒是一种最无争议的肯定,只不过,被人嫉妒着的那个人,恐怕是不会在意这些吧。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强大到让人嫉妒的程度,也许此时此刻,我们也拥有一些让人嫉妒的东西。
我会让嫉妒成为我成长的动力,而非让我的内心变得狭隘的离心力。我嫉妒他,所以请你们关注被我嫉妒的姜思达。
也欢迎你们关注我,给我打钱,5次打赏就够买一块鸡排(2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