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作家是柳永还是古龙呢?我把他俩在心里的天平上左称右量,还是难决高下,干脆都写写吧!
柳永
一生浪荡不羁,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是我在高中时候接触到的,正值少女怀春,情丝万缕,一首《雨霖铃》让我心中涌起无限愁波,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我反复咀嚼“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平日里见惯的雨后湿润的泥土、无边的晴天突然呈现出了别样的风情,不是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式的纤细,不是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式的凄苦,比张先“天不老、情难绝”更细腻,比李昱的宫词更有尘土气息。“念去去、千里烟波”更是极具韵律美、极少见的句式,我陶醉在这首词表面坚强、内心柔软的矛盾情绪中,用来买复习资料的钱被我挪用,买了一本《宋词鉴赏辞典》,把里面所有的柳永词一一背过。《戚氏》是又一首让我惊为天“文”的词。我从没看到过分为上、中、下三叠的词,全篇共212字,堪称一篇小短文,但它分明又是一首节奏感强、高潮迭起的慢词。我想,当年歌女弹奏此曲时,一定是轻拢慢捻,不徐不急,把千种风情慢慢道来。
戚氏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名利,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这首词由景及情,由近及远,凄凉中有慰藉,不甘中有平静,是典型的柳永风格,后人评价《戚氏》为:“离骚寂寞千载后,戚氏凄凉一曲终。但我看到的柳永凄凉,但不消沉,沉醉,但从未沉迷。我想,最吸引我的,是他万事随心恣性,视世俗礼教为无物,敢为人所不敢为,能言人所不能言的风格吧!
古龙
金庸和古龙我几乎是同时遇到的,金庸的十四部书我全都看过,最喜欢的《天龙八部》看过数次,《笑傲江湖》看到几乎要背住。《天龙八部》包罗万象,显示了先生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作为唯一一本被我推荐给孩子的武侠小说,它在我心中的地位永居第一,不可撼动,但我最喜欢的作家是古龙。古龙的文字竭尽所能地简洁,能少一字绝不多一字,招式则接近于无,是武侠世界的一朵奇葩,清秀独特,卓而不群,它不像金庸的招式繁复,不像梁羽生的爱憎分明,他笔下的人物亦正亦邪,让懵懂看世界的少年初次感受到了“两面性”。
论人品,论文化素质,古龙差金庸先生远矣,如果说金庸是殿堂大家,古龙则是不折不扣的“谁也不知他从哪里来,谁也不知他是谁”的荒野高手,但他独特的风格影响我至深,我的写作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竭力精炼,竭力追求戛然而止的余韵。这种风格,一直保持到现在,他笔下武功高强而落寞的主人公触动了少年仗剑走天涯的心,我心里有一个空间,永远保留着傅红雪冷冷的血,小鱼儿调皮的笑,花无缺迷惘的脸,以及一切拒绝和世界和解的因子。纵然少年老去,江湖变成了“同福客栈”,我喜欢他,绝不背叛。
原来我喜欢的,都是不好好和世界和谐的人,为什么我就不能喜欢一下金庸、余秋雨、三毛呢?噢,我也喜欢的,但在我的生命中影响最大的,非他二人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