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和二姐、小妹都在卧室睡午觉了。
我独自悠闲自在地立在餐桌旁,享受美食:早上二姐做的黄瓜片炒鸡蛋,土豆炖排骨;上午小妹从自己家带来的烀苞米、烀土豆,清炒菜花,姜片、芸豆、胡萝卜泡菜,还有一根红肠。
昨天夜里,妈起来二次,分别是半夜十二点和凌晨四点。每次起来,她都是先小解,再坐一会儿。
二姐跟妈睡一个床。
我睡在客厅,所以,等我听见动静爬起来,二姐都已经扶妈在坐便器上面坐好了。
极少的时候,由于过度疲倦,二姐睡得醒不过来,我才能够派得上用场。
出院已经第四天了,妈的身体状况在渐渐恢复之中。
昨天下午,二姐正在补觉;我在客厅,拣个能看见妈卧室情况的地方摆把凳子,坐下来看手机。
就在我去卫生间洗手回来的当儿,发现妈自己下地走到坐便器前,正准备坐下来。
我赶紧走过去搀扶。二姐也从床上一骨碌爬起来……
入院前,妈是没有这个力气的。
几十年来,妈这是第一次去医院。
一个多月前,妈开始了发病的过程——这是如今事后回顾才得出的结论。
起初,只是偶尔呕吐。随着呕吐次数的增加,妈开始发烧。
知道她发烧,是在六月下旬,端午节之后。
那时,我还在外地。妈患病的事,家人并没有告诉我。等我赶回家,妈已经烧二天了。
听二姐讲,当时,妈躺在床上,先是浑身发抖,手脚冰凉,不停地让盖被子;片刻后,便开始发热。用温度计一量,三十九度五。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很快就退烧了。
从那以后,妈便持续发烧,多是低烧,只复发过一次高烧。
那天夜里,我在母亲身边,和二姐一起,见证了整个过程。
二姐说,头一次就是这样。
我们都一度以为,母亲的病,只是当前流行的病毒性感冒。社区诊所的大夫便是这样诊断的。
考虑到母亲年事已高,医院能不去就不去。况且,从来患感冒,母亲都是吃吃药、休息休息,就会很快痊愈。
按照诊所大夫的意见,我们给妈服用北京同仁堂的藿香正气丸。
也是凑巧,那段时间,患病毒性感冒的非常都,症状也是发烧、呕吐、拉肚子等等;各个药房里面,北京同仁堂的藿香正气丸卖得都脱销了。
服了一周藿香正气丸,母亲的症状并不见好转,依然低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想当然地给母亲服用抗菌药——头孢克肟片。
又一周过去了,母亲依然低烧。
这一下,我们才感觉不对路,赶紧停了药,并联系诊所大夫,上门给母亲抽血,送到医院去化验。
当天,化验结果就出来了,母亲的多项指标都不正常。
此时,已经别无选择,只有尽快去医院了。
于是,我赶紧找关系,安排母亲迅速入住当地最好的医院。
在医院,医生给母亲做了全面的体检,搞清了病情的来龙去脉;我们做子女的,也做到了心中有数,并从中学到了不少医学及护理知识。
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老年人更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体格检查,随时准确地掌握其身体状况,以便防患于未然,尽早进行疾病预防和干预。
母亲的身体正在一天天康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