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非暴力沟通》第七章
时间:2020/11/19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而能做好这些的前提便是如何去倾听他人,并给予反馈。
第一步,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并保持关注。
下面的行为会妨碍我们体会他人的处境。 ·建议:“我想你应该……”
·比较:“这算不了什么。你听听我的经历……”
·说教:“如果你这样做……你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最大努力了。”
·回忆:“这让我想起……”
·否定:“高兴一点。不要这么难过。”
·同情:“哦,你这可怜的人……”
·询问:“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辩解:“我原想早点打电话给你,但昨晚……”
·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那样的。”
第二步,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不论别人说什么,我们只听到他们此时此刻的(a)观察,(b)感受,(c)需要,和(d)请求。
第三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
1.他人的观察:“上周我有三个晚上不在家,你说的是这回事?”
2.他人的感受及需要:“你很灰心?你希望得到肯定是吗?”
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
(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2)大声地提出请求;
(3)换一个环境。
【练习】
我今天有个非常特别的例子,感觉是关于倾听的,和表达需求的。
过程是这样的:
今天我爸妈一个朋友的女儿要带孩子回婆家,是傍晚6点的飞机。大清早这位阿姨就给我爸妈打电话邀请我们全家去吃午饭,因为我家宝宝昨晚一晚上高烧,今天咳嗽严重我不想带她出门,我就拒绝了,但是这位阿姨说“没关系,我们家的宝宝也还在感冒”,然后我妈就说今天我们必须要回老家有事情,已经不能再拖了,而且我这里没有喝的水需要回去拿(县城的纯净水不好喝,我爸妈都从乡下帮我带过来),这位阿姨马上说“没关系我这里水多的是,明天再回去,今天从我这里拿过去喝就行”,然后这位阿姨还说“我们家人少,趁我女儿在,你们大家都过来热闹热闹”。然后我妈没办法觉得不去真的就不合适了,就同意了。
于是中午我爸妈带着我和小石榴就去了她家。吃了饭之后闲聊了一会问起她女儿如何去机场,她女儿只顾化妆完全不说话,她妈妈说做大巴去,我说一个人抱着孩子怎么拖行李怎么坐车啊?好难啊。然后她妈就说“谁让她嫁那么远”blablabla 说一通。后来因为小石榴太困一直闹着走,我们就走了。
出门之后我爸就说等下他来送她们俩去机场,然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阿姨从早上邀请我们吃饭就是为了让我爸去送她女儿和外孙女去机场。。。。
我们中国人习惯说话绕来绕去,不直接,话里有话,俗称委婉,而委婉说话就需要倾听者去猜测,像我这么直来直去的人根本听不出来她是想要我爸送她们去机场,我突然觉得我爸吃的盐比我多,沟通的话术也真是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说到这我又想起来另外一个案例:
记得我有一次出差跟领导去见客户,这位客户喜欢拍照,办公室里挂满了世界各地的风景照片都是自己拍的,他说去了很多地方,不过还没有韩国的照片。等我们分开了之后,我的领导问我,你听出来客户的需求了吗?我很纳闷,什么需求?完全不知道啊。然后我的领导告诉我,他想去韩国,需要我们给他制造机会。。。。我当场蒙掉,惊叹我们祖国的语言话术,简直是让我自己都参不透。
想想这两个例子,让我觉得一个人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需求简直对对方是一种很大的尊重,想想我自己真的不会做那么多猜测,我真的没那么容易去观察,去感受到对方的需求。既然我自己如此,那么我就应该好好的表达出自己的需求让与我沟通的对方减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