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でも夢持たないと、夢破れたりしないからお得ですけどね」
“我没有梦想,如果没有梦想就不会梦碎。”
十年前,两个刚刚考上大学的少年,坐在边陲小城唯一的一家KFC里,畅想着大学的生活。
一个立志悬壶济世,行走天涯;一个幻想翻山越岭,寻找矿藏。
十年后,一个人还在为志向拼搏,另一个人却早已放弃幻想,变得普通。那个变得普通的人,就是我。
我为朋友还在坚持初心而感到高兴,不由得开始自嘲:
这是我的真心话,我正在慢慢变成,我之前最不想成为的人——一个无趣的人,一个对任何情感都漠视的人。
而我的朋友,在我看来才是真正在做有趣且有意义的事——她可以用自己的医术,为世人创造健康,为社会创造价值。没想到她却对我说:
回忆,是平凡的人唯一的慰藉
大脑就是一台奇怪的录像机。
它总是会记录生活中每一个精彩的瞬间,忽略掉那些普通的细节。所以我们的回忆或激烈、或暧昧、或幸福、或痛苦……却绝对没有平淡。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变得没有什么精彩可言,平淡的连大脑都会分不清一件事情,到底是上周发生的,还是上一年。
在电影《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中,伊藤常常挂在嘴边一句话:「ほんとふつうだね」(真的好普通啊)。在一个真话当假话说,假话当真话说的成人世界,普通,就成为了主旋律;跌宕,成为了稀有品。
于是,回忆悄悄来袭,努力振奋我们的神经,试图对冲当下的无趣。
这就是回忆的“可怕”之处——回想起的每一件事,都会调动起我们的情感,与当下的麻木形成鲜明的对比。为此,我们不止一次感叹:“要是能回到小时候,多好……”
但是我们小时候,可不是这么想的。
有的人,小的时候就沦为他人的反面教材,天天听着父母把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却从未听过父母拿自己和别人家的父母对比过;
有的人,小的时候就是别人口中的孩子,无时无刻不接受着他人的羡慕和吹捧,一直都在光环下生活;
还有的人,小的时候就是个小透明,从未引起过任何人在意的目光,世界这个大舞台,有他没他故事都无差……
但不管是怎样的童年,都无法阻止我们对成人世界的向往,规划出一个异彩纷呈的未来。
我们为什么要盼望着长大呢?
或许因为心中有爱吧,因为有热爱的梦想,有钟爱的娱乐,有挚爱的朋友,有酷爱的生活方式,有喜爱的人……
我们“厌恶”身边“平庸”的大人用“平庸”的权威要求我们“平庸”的活着,我们想和“平庸”的大人们活的不一样。
直到我们真的长大,成为亲戚口中那个没有什么“正经”事业、天天熬夜、奔三奔四却依然没有婚姻的LOSER,才意识到,自己曾经讨厌的“大人”,和现在的自己是多的么相像。
小孩子总盼望长大成人,成人却发现自己从未长大。只不过是把隐忍当做成熟,把违心当做坚韧,最终是为了维护自己内心中最大的谎言——爱。
罗素说过:“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本以为长大后会有更加精彩的人生,但却发现,自己人生最精彩的时刻,却都停留在了过往,回忆,成为我们唯一的慰藉。
我们都有和过去不和解的权利
在看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时候,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并不是一定要最快乐的活着,我们都有和过去,不和解的权利。
我们每一天都会面临无数个选择,每个选择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单从概率的角度来说,也不会有人永远都能做出正确的抉择,更何况很多结果并没有对与错,我们也无力去预测到很多选择的后果。
于是我们总会禁不住去回想,当时如果做了另一个选择,现在的自己会不会不一样:如果当初不那么任性、如果当初再坚定一些、如果早点知道一些道理、如果当初学会担当……
我们会后悔,会对错失的事情感到难过,会深陷在对既定事实的“愧疚”中,但是我们把这些情感藏在心中。
其实我们的行为还是和孩子一样,只不过套了一个大人的外壳罢了,内心变得并不多,只是大家都学会了收敛。
既然我们还是那个少年,又何必要求自己一定要用“成熟”的视角去做每一个选择呢?
当初的选择没有什么对错,错过就错过,难过就难过,没必要给过去非要找一个圆满的结局。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保质期,曾经的一切,最终都会腐烂,转化成养料,无处可见,又无处不见。
活着,或许是宇宙间最无意义的事情,但我们依然在努力活着。与其想着和过去和解,不如着眼脚下生活,让当下充满趣味,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