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追求他的爱好时,同时也是在体验他的痛苦——这就是爱好的砝码、订正本、平衡物和代价。一个人如果学会——而不是纸上谈兵——孤独地去面对自己最深的痛苦。克服那想要逃避的欲望,以及有人能与他一起“共苦”的幻觉,那他还需要学习的就所剩无几了。
这是《加缪手记》中的一段话。
一直以来我们都鼓励个人去追求自己的爱好,画画、唱歌、写作等等艺术类的创作。而很少有人能坚持下来,追求个人爱好不应该更有动力,会沉浸在激动、幸福中吗?
那是还未做好受苦的准备,即使在追求自己的爱好,也未必会成名,未必会出人头地,也无法让别人看到。
化茧成蝶,需要一定的蛰伏期,需要耐心,需要时间,需要默默无闻,需要有一直都无法成功的准备。
相反,我们面对的可能只是孤独,以及周围人的不解,甚至生活的困苦。而如果我们试图想与他人共享自己的那份苦难,那就给自己放弃追求自己的爱好打开了逃避的窗口。
在《简书》上,有太多默默无闻的写手,有人可能是主业,有人可能是副业,有人可能是爱好。而不管是什么,都要做好长期蛰伏下去的准备,这是一个持久战。
而最后即使一直默默无闻,对生活中的自己也是大有裨益。书写就是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与自己对话便是理解自己,与自己和解方式。
人生最难的不就是自己与自己的不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