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一下附图,你能从中看到什么?
或者你有没有意识到,其实你在看这幅图的时候你的双眼同时在盯着你的鼻尖?
这两个问题都是用来帮你来体会下我们大脑的工作方式——如果它没有预先设定你将觉知某个物体,它便把这个物体阻隔在你的意识之外。每次看到这句话时,我都会感觉背后一阵发凉。这比那句“我们只能看到我们愿意看到的东西”要更会让我感到真实。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换个表达方式,就会更容易被接受。
但弄明白如何更容易被别人接受并不是今天的重点,虽然你多少也会从中受到些启发。站在社会心理学这门客观科学的角度,我们能够看到的真相是,我们对现实的知觉会为我们的预期所左右。有箴言曰:客观现实的确存在,但我们总是透过信念与价值观的眼睛来观察它们。
正式因为如此,我们每个人都会不由地产生的一个对应的行为,叫“事后聪明”,或者被叫“事后诸葛”、“早就知道”等等(这里要提醒大家,先不要就此判断对错,我们先来认识这个事实)。相信你也能够从自身或者他人身上举出很多类似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有一类非常典型,被称之为“常识”。事实上,几乎任何结论都会因谚语格言的解释而变成常识。假如社会心理学家指出分离会加深爱意,甲便回答道“这个谁都知道,’小别胜新婚’啦~”;假如真实的结果是分离会浇灭爱火,乙便回答道:“其实就是’人走茶凉’啦~”。
谚语或者“常识”帮助我们在不用付出任何努力的情况下,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答案。
不仅如此,“我早就知道的事实”这一现象不仅令社会科学的发现看起来与常识无二,还可能会带来致命的后果。它会令我们高估自己的智慧能力,变得妄自尊大,影响判断。而且,由于结果看起来似乎具备预见性,所以我们更倾向于为事后看起来“显而易见”的错误决策而责备决策者,却并不因那些同样“显而易见”的正确决策去褒奖决策者。美国911空难就是典型的例子,所有事前相关的重要信息都被忽略,事后人们对此抱怨。为了避免事情再次重演,人们开始更加认真地对待类似信息,并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
再往小了说,“事后聪明式偏见”(hindsight bias)也在影响我们与周围人际关系的交往,甚至与自己的关系。
但这就是我们自身的运作机制。在大多数并不会导致严重问题的情况下,这样的机制确实会帮助我们花更少的时间和精力得到一种满足感。但如果我们能够认知到这种机制的存在,并期待借助它获得更加真实有利的结果,那么就需要在事前付出更大的努力。
其实这就是为什么在互联项目与产品管理工作中往往要做大量事前信息收集与建立假设的工作的意义。这样的工作在很多传统行业来看是不被理解,认为不划算的,因为它们无法“被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