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哄娃睡觉,自己也睡过去了,做了一个梦,梦中看见了二十几年没见的儿时伙伴,突然想起了这首诗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现在重读,这首诗是那么简单,然而中学时代,这首诗就是读不明白,只能死记硬背。
而今,人到中年的我,在他乡忙碌求生活,闲暇之余偶尔也会想起儿时的故乡,更蹊跷的是,故乡多会出现在梦中,在梦中看见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见儿时一起玩耍的伙伴,常常梦醒之后,会感慨自己开始老了,会回忆从前。
我的家乡是太行山区的一座小城,记忆中,那时的故乡,山清水秀,暑假躺在床上睡午觉,偶尔看看窗外的天空,天一定是蓝的,云就像白的棉花糖,悠悠荡荡地飘在蓝天,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和槐树是那里特有的风景。每到春末,小伙伴们最喜欢的就是拿个钩子在槐树下钩几串槐花解馋,到了秋天,漫山遍野的山枣树又是我们解馋的好零食。记忆中,那里的夏天总是那么短暂,不热,没有空调,偶尔穿几天短袖衫,但下雨天并不少,雨停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出去看河渠里哗啦啦的流水,第二天流水干了,再去河渠捡几块彩石作画。最长的季节是冬天,每到冬天,总是踩着厚厚的白雪去上学,放学时候,回家路上路滑冰多,怕摔倒,我们几个同学就手拉手一起滑回家。
寒暑假的时候,同班同学见面玩的不多,更多的是和邻居家的孩子们玩,我们几个女孩子最喜欢玩过家家,踩一些野花,剪几条彩色丝带,找一把油纸伞,装扮成自己喜欢的家,大家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来放在一起,轮流上班、做饭、照顾玩具宝宝们。过家家玩腻了,我会去一个女同学家玩,她特别会画画,我也喜欢画画,但她画的比我好多了,只是她和妈妈和继父一起生活,要替妈妈承担家里不少家务活,所以并没有太多时间和我一起画画。
记忆中,那时的夏天,我爸爸单位经常会发西瓜,自己家吃不完,爸爸就让我给邻居们一家送一个。外婆每年夏末会送妈妈很多西红柿,红的黄的,大的小的,吃不完,妈妈就把它们做成西红柿酱放到冬天吃。秋天到了,爸爸妈妈总会给家里买几筐苹果梨子,整个冬天,我都可以每天吃到各种品种的苹果,一直到第二年春天,新的水果上市。
那时的奶奶是我的长辈,也是我最好的玩伴之一。暑假,白天太长了,写完作业,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她会带着我走到另一座小城去探望她的一些老姐妹,听她们聊天,然后再回家。现在想想,实在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那么喜欢听她们聊天。只可惜,后来上学离开奶奶,忙忙碌碌到工作,基本很少有时间再去陪奶奶,结婚了,本来想请奶奶来北京玩,但她又不行摔断了腿,再也无法出远门了。直到奶奶匆匆去世,我的小妞才几个月,也无法赶回去送她最后一程。
现在想想,为什么会回忆儿时,到底是怀念故乡,还是怀念故乡的人,故乡的情,也许是怀念那时的无忧无虑和纯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