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岁儿童纪律教育》书摘1”
1.本书从儿童个体发展而不是从班级管理的角度重新阐释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纪律教育,将其定义为一种在提高自尊的同时教授自主和自律的方式,即“帮助儿童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能自己判断正误”。(译者序)
2.本书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为长期的纪律教育目标(即发展道德自主)而努力,而不是只关注当前的内容;二是将纪律教育的方法与问题行为的成因相匹配,以此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译者序)
3. 成人与儿童之间相互尊重的关系是发展道德自主的基础。互相尊重意味着你尊重儿童和儿童尊重你都很重要。(译者序)
4.成人应“尽力帮助儿童理解为什么某种行为是可取的或不可取的”(译者序)
5.了解儿童怎样成长、怎样学习与思考,有助于成人与孩子更和谐地相处。这种理解不仅能使成人更宽容孩子正常的幼稚行为,也能减少成人不适宜的期望。(译者序)
6.按照儿童的发展水平设定你的期望,能使儿童从害怕去学校变成盼望每个新的一天的到来。(译者序)
7、自主是指自己拥有做决定的权利。在皮亚杰的理论中,自主并不代表权利,而是指不受奖励和惩罚的影响,通过考虑相关因素,自己做出是非判断的能力。(推荐序)
8、父母和教师长期以来一直试图通过奖励和(或)惩罚来教授是非概念。奖励和惩罚表面上确有成效,但从长远来看,其结果不是使儿童盲目服从就是使其易于受奖励和(或)惩罚的左右。(推荐序)
9、规则和价值观必须从儿童的内部建构或产生,才能成为儿童自己的。只有当孩子有了自己的信念,他们才有向毒品、性和暴力说“不”的道德勇气。(推荐序)
10、幼年期正是促进儿童自主发展的时期。通过建立牢固的人际关系(保持与孩子的亲密关系),与孩子交流观点,并允许孩子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我们就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考虑相关因素的能力。(推荐序)
11、阿德勒、罗杰斯和皮亚杰都尊重儿童发展社会性理解的个人速率和风格,都认为成人的适当角色是促进而不是控制儿童逐渐发展成一名有贡献的社会成员。(前言)
“陷入纠缠的黑暗阶段—新旧教育方式的反复”
对于接受新教育理念的家长来说,进入小学后会受到更大的冲击和挑战。认同给孩子爱和自由,尊重孩子的理念在幼儿园阶段看似容易接受。到了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表现,学业压力、各种考试、其它孩子的比较,其它家长的焦虑等等,随时都会冲击到你。这时候很容易暴露,秉承着新教育理念的你,是披着羊皮的狼还是真的是头羊?
在小6上小学之后,我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至暗的阶段。
上小学之后,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我们不自觉都会有更多的要求和期待。
“做作业不要磨蹭、要有时间观念、自己要去安排自己的学习、做作业头要抬起来,做完作业要检查,做完作业要自己收拾好书包、晚上要早睡。。。”
这些在成人看来,我们认为孩子需要养成的好习惯,我们苦口婆心地说,去告诉孩子。但孩子的表现往往不能如你所愿。
在每次面对小6出现的一些情况时,因为觉得好好说没有用,因为觉得她是小学生应该怎样怎样的时候,我也不止一次用自己一直不认同的威胁、恐吓、骂、吼、说教、讲道理,甚至忍不住打的方式对待她。
每次爆发之后,又陷入深深的自责。我看得到孩子眼里的恐惧和不甘,也明白所有让你头疼的孩子行为,其实原因根本不在孩子身上,而在自己身上。
知行合一真正要做到有多难?难到曾有一度,我觉得自己根本不能再去做新教育了。我自己都不认同的方式,我自己却这样在做,我有什么资格去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