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一边读的时候,一边就时不时地瞄着家里那个正在伏案奋笔写作业的小学生,生起了两个问题:
他不会是以为所有的问题都像他所做的题目那样都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他是不是被潜移默化地灌输为所有的问题都有着明确结果的思维;
他是不是已经看不起故事了,尽管他刚刚才在摆脱童话,是不是他认为所有好的作品都应该是文笔优美,真情流露的?
或许,以上正是他成长的历程里必须首先要经历的过程,但在成长之后的某一时刻,哪怕是到了不惑的四十,还是要有一个声音告诉他,第一,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第二,不要看轻故事——没有这样的声音,人生是平静之下的自以为是,有了这样的声音,则会给人生带来迷惑。
尤其是第二点,我们既在自豪地看轻着故事,同时又在自卑地仰视着哲学家、科学家,他们却是在用故事的方式,尽力寻找出一个故事,讲给我们听,也是讲给自己听,通过故事将思路理清,将疑惑抛出。
我们为什么会看不起故事?
是因为故事里带着一种极为原始的、幼稚性的气质。
但故事的天生性质里也有着能将道理讲清,能将问题抛出,尤其是能让人陷入矛盾而抓狂的境地。
书里均是以故事开头,充满矛盾的故事——如若你还是有些心理障碍,那么书上很委婉地将故事的称谓换作了“思想实验”,这样是不是好多了。
有一则“吃人肉的外星人”的故事,拥有高度智慧的外星人,将人类看作为低等生物,以人类为食,引出的正是人类可不可以吃肉等一系列的话题。我们不能吃狗肉,但我们为什么可以吃牛肉?我们把动物麻醉后进行宰杀,是不是动物就没有了痛苦?一直转到了最终的道德问题。
根据一则故事,可以翻天覆地进行着种种提问,既通俗易懂,在面对种种变幻可能时又有着极大的自由。
同样,那只“薛定谔的猫”不也是如此吗?
文艺作品里呢,在那么多浅显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留意一下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名作《十诫》。它让我始终是觉得导演是根据着“十诫”创造出了这些故事,这些矛盾的,无解的,疑惑的,乃至诘问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