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少爷今年三年级,过来人都叮嘱我,三年级很关键,是个分水岭,是很容易出现成绩大幅度下滑了,要抓紧,抓紧,再抓紧。
学期初开家长会,老师们也如临大敌,居然还认真给我们分析了中考形式。中考呀!七年以后的事情呢!但老师反反复复敲黑板,讲重点,让我们打起十二分精神,要做好万全准备……神经无比大条的我都有点方,有点不淡定了……
好在我的不淡定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又回归到“小车不倒只管推”和“车到山前必有路”的状态上去了。毕竟家里还有个吃奶的娃,我也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大少爷身上去。即使真的这么做了,估计结果也不会太好。万幸的是这娃娃争气,适应得不错,已经基本渡过了不适期,写作业效率高了,复习、预习也不用我操心。每每我提醒他复习的时候,他总是不耐烦地挥挥手,“早就会了,你不用管。”老师公布的成绩也证实了这一点,所以我也乐得清闲。
不过今天大少爷是真的有点抓狂了,为的是一张数学考卷。
其实这张考卷的电子版已经在我的手机里趴了一个礼拜了。某日老师发来的,说是二十几号学校要搞能力测试,试题类型和这张卷子差不多,让家长么们帮忙辅导一下。打开看了看,明显不是三年级的小朋友能驾驭得了的,于是就没理会。估计是我这样的家长太多,老师今天发了影印版给大家做家庭作业。
晚上大少爷拿着卷子,苦着一张脸,耷拉着两道眉:“我看不明白呀!真的都不会做呢!”
此时家长群里也炸了窝,怀疑题目有问题的,不会做求助的,做了觉得心里没底求核对答案的……还有个开奥数班的家长,给大家讲解的同时借机推广自家课程……真是热闹非凡。
安抚了大少爷,让他先踏实完成其他作业,我自己则把考卷做了一遍。题目不难,难就难在考点隐蔽,且不符合年龄层次。除去考验孩子的语言功底的内容,再去除那些弯弯绕,仅是在用高年级的普通试题折磨低年级小朋友罢了。
比如题目暗藏了一些2008年是闰年,而闰年的二月有29天之类的“小诡计”。另外一些小数点、未知数、二元一次方程什么的孩子们尚未接触过的问题一叠加,娃娃妥妥的就蒙圈了。
陪大少爷做卷子,尽量寓教于乐,知识点揉合些小玩笑、小游戏,再适时地夸夸他“聪颖过人”之类的来增强自信心。很快,唧唧歪歪没有了,两个人画图、分析、推理,做到最后居然欢脱得很。
这个过程中我的手机一直嗡嗡响个不停,同班的妈妈们除了怨气冲天的各种吐槽,同时还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商量着要不要也报个奥数班什么的给孩子恶补一下。
这些小抱怨在我看来再正常不过,但是也没必要的紧。学校偶尔抽风,不会是常态。题目过难也不会是常态。但如果因此不淡定,情绪必然会影响到孩子,搞不好还会打击了自信,造成了逆反,影响未来的数学学习。万一因为这一时的不明白而报了奥数班,那可真要天下大乱了。一张小小的试卷就已经鸡飞狗跳了,再把这些磨人的小妖精变成生活中的常态……啧啧!真是猛士!这就叫“没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呀!在下钦佩之至!
不想过多讨论现在的升学和教育问题,因为多说无益,一切都是领导们拍脑袋决定的。我们做家长的首要责任不是指点江山,而是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让孩子在现有制度下尽量得到最好的发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才是家长该做的。毕竟父母才是最了解自己娃娃的人。
我住的小区里有个学奥数的孩子,成绩不错,被某名牌中学点招了。这事儿让孩子妈妈很是自豪,她的培养方式也让很多家长竞相效仿。我同样很替这孩子高兴。但他曾经对他妈妈说过这样一段话却很值得深思:“有些鸟不会飞,却逼着自己的孩子学飞行。更可恶的是,很多家长连鸟都不是,也逼自己的孩子飞。而你,就是后者。”
最后引用一道考卷上的题目娱乐一下大家:(可以问问身边八九岁的孩子,看看会做不?)
快乐小镇有5000户居民,每户的子女不超过两人,一部分家庭有一个孩子,余下的家庭中一半每家有两个孩子,快乐小镇一共有多少个孩子?
你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