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是条柔软的绳索
据说,父亲与母亲的婚姻是包办制的。母亲说,如果下辈子再做选择,我绝不会选他。听罢,我想,这是母亲对父亲的厚爱。因为,这气话中隐藏了母亲对父亲的期望。
自此,便有了我,还有关心我的哥哥,姐姐。突然发现,母亲与父亲的结合是对的,用一个词来形容:完美无缺!
我深刻地记得,去年的小年,是哥哥结婚的大喜日子,一天的事终于做完了,父亲却病倒了。我怕,父亲有任何一点闪失。父亲病倒的那段日子,大部分时间,都是母亲一手照顾,母亲不在的日子,便是我和哥,嫂子在轮班照顾,因为父亲的一些怪癖,不由地指责父亲,父亲便会像个小孩子一样,地下头,一言不发。偶有一次,父亲跟一旁的病友感叹,还是母亲好呀!原来父亲与母亲的爱是一条坚韧而柔软的绳索,无坚不摧。直到我回赣州的前2天,父亲才出院。
曾一度,我和母亲碰撞的厉害,那是在我青春期(初中至大一末)的时候,俩人像斗架的公鸡一样红颜相对,而我小时候脾气特别暴躁,总喜欢和她对着干。现在想想,真不该。父亲,是个严父,小时候,最怕的是,回家做家庭作业,父亲的管教,很苛刻,容不得一丝差错。经常因犯一些错误,而受惩罚。从小,我就不喜欢他。但我从心底里,敬仰我的父亲。
自我读书寄校开始,母亲很少叫我带菜去,生怕坏了,吃坏肚子。初三那年,我记得,好几天没回家了,母亲委托 朋友,给我带来香喷喷的菜,窝在手心里,好暖好暖。高三那年,母亲从广东回来,特地探望我,那一次,我上晚自习好晚才回来,一回宿舍,发现,母亲,姨妈,表哥,外婆在门外等了好一会儿,提了好多吃的,太窝心了。刚上大一,母亲执意要送我去学校,我坚决不答应,最终还是我一个人去的学校。
今天,我的母亲,父亲要去外上班。上午,便和哥一起下赣州来了,我早早的在火车站出口接驾。我们一同回我租的房子里,一路上,母亲说,与父亲同行,就如带着一个小孩儿,怕走丢了。母亲用行动保护着父亲的一切,父亲用辛勤换来了母亲的肯定,维持着整个家庭的平衡。
一进屋,母亲就唠着,地咋这么脏呀,鞋子乱七八糟,厨房污渍可以结冻了············我在厨房快速的洗菜,准备做饭,母亲在客厅帮忙打扫卫生。吃饭时还问到,是不是打从进屋开始就没打扫卫生,我说,照这么计量,可以有金字塔般高的污垢啦。母亲的一生,从没闲过。
小区旁,有好多娱乐场所,围观者中老年人居多,有下棋的,跳舞的,吹笛的,锻炼的,各式各样,千奇百态。母亲往那顿了好久,说,要是我也能像他们这样,该多幸福呀,我强忍着微微一笑,心里一阵阵的抽搐。父亲头扭得老高老高,脸蹦的紧紧的。母亲与父亲都舍不得离开赣州。
送上火车的那一刻,回想起,朱自清的《背影》,至今,还记忆犹生。父亲笨拙的身子,跳过栏杆,给儿子买橘子,每个动作,都写出了父亲的艰辛。那份爱,是我用一生都无法偿还的。
我亲爱的母亲,父亲,您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