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严重的手机依赖症患者,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刷朋友圈。就像我曾经上学那会儿刷QQ空间一样,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习惯了。
作为一个严重的手机依赖症患者,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刷朋友圈。就像我曾经上学那会儿刷QQ空间一样,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习惯了。
然而刷到的内容真的是很没意思。发广告的,转发链接的(大部分是给自个儿转发呢),还有分享音乐的,夹杂着寥寥几个晒图片的。
没人晒自拍了,没人秀恩爱了,没人说故事了。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鲁迅《而已集·小杂感》
我朋友圈里有几位宝妈,说来也巧,正好是开放二胎的时候,总之就是前前后后怀上了二胎,于是近一年的时间里,朋友圈里每天都是晒娃的,看不出差别其实又是不同人家的娃。
说实话看多了真有点反感,起初还会点个赞,后来可能就随手屏蔽了。发的人只是单纯的分享生活,然而看的人就不一样了。
我们反感过度的分享,反感引起自己嫉妒心理的,反感自认为低俗且low的行为。你看,我们对别人就是这么的挑剔。
那对于自己呢?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尽管每个人的生活圈子不尽相同,但对于朋友圈的理解却出奇的一致,分享生活?不存在的。
这样看来,说朋友圈是个“社交场合”倒更为合适。
说到我自己,去年我还是个话痨。
现在倒真没什么可发朋友圈的,偶尔有强烈的表达冲动时发一下,起初也会给自个儿转发,后来想想,觉得这种行为挺烦的,干脆也不发了。
上周问了好几个小伙伴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了,她们的回答不尽相同。
朋友圈唯一的用处就是秀恩爱了
重要的人就在身边,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有了述说的对象,冷暖有人知,没必要在朋友圈找存在感。
特殊纪念日或者值得纪念的日子发条朋友圈,因为生活要有仪式感。
想说话的那个人不在朋友圈了
以前看到什么好玩的,好吃的,有意思的事情,都会发朋友圈,就是想给他看到呀,让他知道我在做什么,感受我那刻的心情。
现在没有这个人了,没有谁值得我去取悦,对周围的一切都毫不在意,冷暖自知便好。
不愿意给别人看
日常的生活都是些乏善可陈的事情,没有分享的必要,我清楚的知道自己过得好不好。
不希望被别人过多的认识、了解,我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轨迹,为什么要大张旗鼓的告诉别人?
没有人会对你感同身受
年纪越大,经历的越多,越发觉得没人能理解你。曾经志同道合的人渐行渐远,沾上世俗气息。
这世上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让你深夜痛哭的事情在别人看来可能只是个笑话,因为他们不是你呀。那发朋友圈也没必要了,大家不过是萍水相逢,逢场作戏罢了。
装逼要么就装一个大的,要么就不装
你说不发朋友圈是因为无聊,因为幸福?其实都不是,曾经自己觉得挺自豪挺炫耀的事儿,在现在看来略显傻逼。
同理,现在令你觉得炫耀的事儿在你高度之上的人看来不堪一击,所以装逼是要与年龄成正比的,但总有比你厉害比你牛逼的人。
结果很显然,我一直没能装成个大的。
可见,我们不发朋友圈的理由总结起来就9个字:就是不想发,你管得着?
可惜了,生活少了好多吐槽的槽点,以前看到别人的自拍也会私下毒舌下是几级美颜,好看还是做作,现在连鸡汤都成为稀有产出了,没乐趣了。
所以啊,请珍惜你周围还在持续更新朋友圈的人,这种人......大多对生活满足自得,心思简单,肯定不像我
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