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知乎的十周年,是我离开知乎的第一年。每想到三年前带着无数期待到知乎入职的时候,同时也会想到一年前带着很多遗憾离职时私下把工卡保留的场景,心情还是特别复杂,也有很多感慨,这种感慨总想找人说说,但却总是无从谈起,憋到现在,想着不如用知乎的方式,写一篇文章来纪念在知乎两年工作的时光,并顺便记录一下那段时间的见闻与思考。
1. 文艺、神奇与万能
初到知乎时觉得特别有意思,直观感受有点像万能青年旅店的字面意思,就像到了知乎社区的线下版,一起开会的 PM 染着黄毛、每天都换一身不一样的 lo 裙,老板带着从上到下一起读书,《与运气竞争》、《禅与摩托车修理艺术》之类的,楼下抽着烟的财务同学整天塞着耳机换不同的摇滚T恤,跟同事聊聊天,一不小心就碰到个粉丝过万的……还有,不管什么职务全员 Mac、 Google docs、外网全开……
记得大概 19 年初那会儿我在推一个成就体系的项目,一个在知乎比较有资历的同学抱过来一本泛黄发皱的《Whole Earth Catalog》,珍贵兮兮的让我体会一下源总说的那种感觉。那时,我抱着那本大开本的书,盯着封面上地球的第一张彩色卫星照片,闻到了一股时间的味道。到现在想起来,都要忍不住感叹:真是文艺的一批!极客的一批!
这种透着高级感的文艺的背后,我总觉得有一种神奇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在连接着大家,如果没有这种东西的话,公司可能会散架。以我工作十几年、换过六七份工作的职场经验来讲,这个神奇的东西我觉得是罕见且珍贵的。是这种东西在弥补、消解项目管理、跨部门协同、产研效率、企业文化等方面上的问题,把个性迥异的大家连接在了一起。
我很难描述这种神奇的东西具体是什么,如果硬要说清楚的话,我觉得他是一种品牌价值内延。
知乎的品牌价值充分体现在了人才招聘上。知乎给出的薪资是在互联网行业里面是偏低的,这种薪资处理方式你可以理解为“抠”或者成本控制,也可以理解为是在用这种方式自然过滤掉一部分更在乎钱的人,这也让让价值观更一致的人一起共事的可能性提高了一些。
很多人因为喜欢知乎这个产品而加入知乎工作,我也是这样。仿佛加入了知乎就离某个东西更近一点,仿佛加入了知乎就持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社交货币。
2. 扩列、水化与「以前的知乎」
「现在的知乎不是以前的知乎了」,有同学跟我说。他是知乎最早的一批设计师,在知乎只有五六十个人的时候他就入职了,说这话的时候他低头看着地面,停顿了几秒。他在知乎工作了六年,那天提了离职。
作为知乎的最早一批用户,我还清晰记得“以前的知乎”,那种精英化的、小圈子的感觉像极了现在的 clubhouse。但时至今日,流量的红利已经消失,扩圈和增长成为了很多互联网产品的主要挑战。有些社区用户在吐槽知乎水化的时候,可能没有想太多关于知乎其实是一家以盈利为目的公司,融资已经到了F轮,以及商业变现和用户增长是关乎生死之类的现实问题。知乎不是豆瓣,知乎也不会变成豆瓣。
在「对话吧」的一次关于 clubhouse 的讨论中,我发现奉佑生谈到这个话题时的说法与周源的看法相同。老板们都觉得,首先我并不拒绝下沉内容和用户,其次是我运营的好,就可以实现分层,精英用户看到的是一个干货的、精英的社区,下沉用户看到的是一个杀时间的生活化的社区。
老板什么都要。
但这挺难的。
有些老用户像是被知乎娇惯的孩子,对生活化的、学生化的内容心怀排斥。他们看到推荐给到他们的东西之后,感觉像是自己家门口堆了一包包别人家产生的垃圾,还没分类。
而有些更年轻的新用户觉得知乎的创作门槛好高哦,人家都写那么长的、那么高深的文字,那种东西我可写不出来。但他其实是完全可以分享一些美妆技巧或者晒一下撸猫日常的。知乎在增长策略上位了争取这类用户用了“扩列”这个词,用意在于争取更多的学生用户,以及下沉用户。
所以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1.一个社区有可能会有两个或无数个不同的氛围吗?
2.根据用户行为进行推荐,千人千面了不就可以很自然的做好这个事情吗?
第一个问题,也许可以。但是无论小圈子有多少个,但大的社区氛围只有一个。并且社区氛围的建设和维护是一个更加复杂和微妙的命题。
第二个问题挺复杂的,推荐的算法和策略本身就很难做,并且很多老用户对于下沉内容是会产生点击行为的,下沉内容激发的是人作为动物的本能,嘴上说不喜欢,实际上还是会点开来看一下。只要你看过,我就给你推荐更多。这有些矛盾对不对?
说回自己,作为知乎的老用户以及公司员工,真正打破我个人的心理底线、促使我离职的是圈子。
我完全理解公司做圈子的业务逻辑,但圈子已经完全脱离了问答的产品形态,并且我内心无法接受下沉内容在知乎的大范围出现,这样的内容已经在点评、闲鱼、小红书上比比皆是了,除了带来短期的流量提升,我真的看不到真实的用户价值。
3.个性多元、设计系统与数据驱动
说回设计,当时在设计团队我们经常讨论的有两点,一个是数据驱动下的基础体验提升问题,另一个是设计系统的完善与体验的一致性问题。
知乎的生意模式是流量为基础的,产品目标也围绕着流量展开,所以知乎的设计是数据驱动的设计,单个项目中大家关注当下设计目标的达成。比如回答页,这是一个完全在流量思维和数据驱动下衍生和发展起来的页面。这是全站流量最高的页面,所以这个页面兼顾着无数的转化使命。需要让用户便捷的关注问题、切换回答 、关注作者、有效反馈等等,甚至还要考虑当用户截屏一个回答页分享图片到其他社交平台的时候,这个截屏上怎样带着知乎的字样。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一个以长图文为主要消费形式的产品,要设计出像微信公众号、轻芒、Medium这样的阅读体验成为了一个难以逻辑自洽的命题。
知乎的设计团队有一种基因,也挺神奇的,这种基因让设计师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设计手法多元、视觉风格年轻,并在产研团队中有不错的影响力。我 18 年作为设计负责人接手后,一直是这个良好基因的受益者。这种基因最大限度的尊重了设计师的个性,给了大家非常大的自由度。同时我们也看到长期在尊重个性与数据驱动的环境下做设计,也会有一些衍生的问题出现,比如信息架构与设计系统。
知乎长期以来都是以一种探索式的、网状的信息组织方式,同时在历年来不断的产品尝试中一直在做加法。从一开始的问答、话题、文章,到后来的想法、付费咨询、百科、付费PGC内容,再到后来的直播、圈子、视频、分区等,用户的认知和学习成本越来越高,我一直觉得这些信息肯定存在更优的组织方式,信息架构或者信息设计层面有很多优化空间。在职期间做了个浮窗工具,算是为这个问题打了个补丁。
另外在做加法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全站基础UI规范和组件,新的产品在设计语言的问题上非常自由和开放 ,所以后期会有全站界面基础体验差异较大的问题。于是,我们不得不花力气重新定义设计语言、做规范和组件,然后困难的推进落地。
--
也许无论在哪家公司,设计规范的价值可能从商业和公司的角度来看不都是什么要命的问题,设计师对设计原则的执念以及创造一个好的设计作品的想法也许有时候是当下的短期数据目标会起冲突,我们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人来把设计细节打磨到完美,我们永远没有足够的开发资源放在对调性、美感、极致界面体验的追求上。所以有时会不得不做出妥协,有时候妥协的多了,并且看到一些数据收益的时候也会觉得自己似乎做了正确的选择,变得成熟了。但是最后我想说,那只是自我宽慰的自欺欺人而已。
好的设计无论哪方面都是好的,也不需要什么辩解或价值论证。所以无论做过多少次妥协,还请不要忘记自己内心那个最简单、最单纯的想做出好设计的声音和想法。
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共勉。
// 微信公众号: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