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应该是什么样的?
以前我看过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要活的像一支队伍,一支队伍里有吹号角鼓舞士气的,也有冲锋陷阵的,有负责掩护撤退,还有伤病救治的,还有第一时间冲上前去吃枪子的,一个人可以吗?曾经啊,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一个人啊总觉得活的要张牙舞爪,热热烈烈的,像一支勇猛无敌的队伍,只剩下一股血腥方钢的热情和满怀斗志的理想毫不怀疑的向前走去,后来我才发现一个人是无法组成一支好强的队伍的,即使有永不停息的理想与斗志,总会时不时的有一盆冷水会浇到你的头上,一下子把你浇的透彻,撒的心凉。这样的事情永远不会有人替你买单,永远不会有人替你收拾残局。往后你的身体生病了,身体里面也不会有自动修复的功能,即使是躺在那里休息个天昏地暗,你的身体也不会升级成2.0的最新版本。这样看来在一个手忙脚乱的时候能把自己照顾的井井有条的人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在点点滴滴的磕磕绊绊里,对待他人,对待事物显得更加的委婉与平和就已经很好了。
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刻对北半球的我们来说渐渐地快要迎来傍晚的时刻了,眩晕的感觉在稀薄的空气里晕晕的晃荡着,夹杂着几股敕鼻的胡椒粉和旁边食堂里面炒菜做饭的炒菜做饭的吵闹声,零零散散的还有几个人稀稀疏疏的走过,西方的太阳就快样变成了一半,好像被远方的一个小孩一点一点的啃食太阳一样,整个天空渐渐地被橘红色一点一点的渲染着,心情觉得不错,突然间发现,在一个矛盾重重的年纪,在一个平庸的时刻里,还能发现一点点小窃喜,平和,大概就是这样产生的。什么叫做平和,就是你能客观的看待自己,理智的分析问题平静的面对背叛、离别、亲近、疏远;不会因为一些刺激的言论而迷失自己,不会某一些私利而偏向自己,不会有些生活中的苟且而失望,也不会因为适合远方而清高。最近看见一本书,写书的作者因为犀利的文字和独特的视角而被广大的读者深受青睐,朋友圈也快要被刷屏一般,凡是读过为之着迷的人必定有一段极端而又舆论纠结的过程,做人要平和,对自己对他人都是。
朋友圈看到一封求助信,总有很多的人需要你的帮忙,狠下心来拼尽自己的能力尽量的帮助一下,静下心来,左右逢源还不是拼尽人脉、人情罢了,朋友圈里简单的一个点赞投票也就只不过是一个举手之劳而已,要是不帮也失大雅。诚实、勇敢、热情,这些我们都应该有,长大以后那些不理智、冲动、幼稚也被渐渐地冲刷的荡然无存的。有本书里面不是说过这样一句话嘛:不许哭,要像一个大人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对于所有的事情平和一点,那些压力什么的事情也不会拿我们怎么样,生活里的事情他都预备好了,平静的面对他,既然石头可以滚下来,那我们也可以重复着将他推上去,,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就是在我个人不失个性的棱角的同时再平和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