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夹着读完了一本阿加莎的《ABC谋杀案》,故事情节写的真好~小白文爽文就像游戏一样立马得到反馈,而经典的小说却让人回味无穷,拍案的同时又萌生了需要回头再看一下细节的念头。经典书籍总是给我现实中很多启发,因为现实生活中我总有很多困惑,而书籍就像是一位高深而又温和的名师好友,以春雨般润物无声的方法,实际帮到我。
《自我发现与重塑》也是这样一本书,几位管理大师的经验浓缩,虽然我不是管理层,但里面有些发现去对于自我管理非常有启发。
1、找准方向
有一个清晰的人生目标至关重要——思考一下人生的标准是什么,找到答案并下定决心每天坚持,这样当你的生命走到尽头时,你的人生就是成功的。但想清楚这件事让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之前曾想到自己快要死的时候,留下来的是什么呢?房子?车子?而这些都不是自己来到这里的意义,那是一破就化作粉末的梦境。之前一直模模糊糊的,读书的时候有了更清晰的想法,让我觉得眼前一亮——爱、力量和勇气,而这些都加在所爱之人的回忆里,有时候想明白你想要什么,是完全可以指导行动的。
你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结果?这段话我看了好几遍,确实是我最近很迷惑的地方。如果只是在工作生活中,很容易收到“钱”“价值”“他人肯定”这样的影响,特别容易忽视自己最开始的追求。
所以,当我去想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结果的时候,会发现很多自己日常在意的东西其实并不是最重要,调试了这些,目标更清晰,下一步也更清晰,所有的努力也都是“围绕自己的发展”而定制的,而这个定制可以和工作和生活更好的融合起来。
但在发现这点之前,是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结果。
怎么做才能达到结果呢?或是实现目标呢?
为了获得精神能量,人们需要理清优先事项,并据此在三个方面培养习惯:
第一,做自己擅长和最喜欢的工作;
第二,有意识地为生活中最重要的领域分配时间和精力——包括工作、家庭、健康和他人;
最后,在日常行为中奉行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这对我非常有启发作用,也是要思考精益的方向。
2、认清自己
我们在改进自己的弱项时,应该尽量少浪费时间。从无法胜任发展到普通水平,所付出的精力和努力要比一流到卓越多得多。……其实,我们应该把精力、资源和时间都用于将足够胜任的人打造成明星般的行家里手。
就像我们年轻的时候,总是听到“水桶”原理,就像我的英语,我花费了巨多精力收效也也很难见成色一样。有些是天赋使然,能够发现自己擅长的部分,并将它发扬到极致,水桶原理有个底层逻辑是我一定要“全能”,但目前世界是超高速发展节奏,很难有人可以做到全面发展,那么“合作”就是补充彼此短板的快速方法。合理结构组合起来的“水桶”,各自发挥擅长的地方,即是发展最迅速的所在。
想要认清自己,考虑几个问题:我的优势是什么?我的做事方式是怎样的?还有,我的价值观是什么?然后他们就能够决定自己的事业归属,并且也应该做出这一决定。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好像感觉优势和方式有点过于缥缈,总结起来有点吃力。相反哪些地方不擅长,更容易发现。在这本书里也看到了底层价值观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到了极致环境时,那些最底层的,往往是自己最有力的支撑。
3、回归价值
知识型工作者特别需要学会提一个以前从未问过的问题:我能贡献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考虑三个不同因素:在当前的情况下,需要完成什么?考虑到我的优势、工作方式和价值观,我怎样才能对需要完成的事情做出最大贡献?最后,必须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才能改变现状?
这三条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越是在危机时刻,越要思考自己的贡献点是什么,结合自己的优势,把预期结果当做目标与参照物来调整过程。
4、调整心态
“这并不是说乐观主义无足轻重,……但对于更大的挑战而言,对现实持有冷静、近乎悲观的态度,显得更为重要。”
——之前一直以为乐观要比悲观好,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突然感觉到很有力量。因为我自己也是这样,很多事情会想的很悲观,去做更多的准备来未雨绸缪……只有当把未发生的各种可能性(包括最不好的情景)预想到,并制定解决方法,或者意识到也许当下也没有解决方法后,才可能更坦然地往未来走下去。
而面对这种困境,能够帮助我们调节情绪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用三种新的“透镜”来替代受害者的视角看待所发生的事情:
反向镜(对方)
长焦镜(半年后)
广角镜(从中学到了什么)
情绪发生的时候,过多地看到了当下的我。想想自己发脾气、想想么么发脾气,这个时候恰恰是人最没有力量的表现。这三种透镜在过去那两年中我们也有反复去“复盘”,理解对方、等待时间、复盘经验,这给了我们复合型的成长,虽然这种成长会经历的很“惨烈”。
一本好的书籍,不论是何种领域,都可以照亮我们当下的生活。我们在书中找到影子、找到自己,汲取力量,努力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