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老师的督导有六个方面比较重要的内容。
(1) 第一个方面是贺老师对于督导过程的一些思考。督导这种形式最早是从精神分析开始的,也是一对多的形式。后来逐渐发展出了一对一的督导模式。督导的对象是针对咨询师而不是来访者,所以我们并不是通过咨询师来解决来访者的问题,督导主要服务于咨询师,是让咨询师获得成长。督导师是咨询师的质疑者,批评者,对抗者。督导师并不比咨询师更高明。只是当督导师站在一个旁观的视野,再来看咨询师的历程会有一个全观的看见。但咨询师和督导师两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2) 第二个方面是有关于微笑主义整合心理学主要的操作模式的特点
首先微笑主义整合心理学呢更在乎的是人而不是症状。
那如何来看到一个人呢,我们会通过“三境三时”来看待一个人。
所谓的三境是指:物境,人境,我境。
在物境中我们要去看这个人是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下,他的年代,阶层,以及他的生存策略是什么。
在人境的层面呢我们要去看他是活在怎样的人际关系中,他主要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及他的互动模式是怎样的。
在我境中我们要去看,他的身体状态,外在行为表现,他有怎样的生命力量和情绪体验。他如何描述他的人生,他是怎样接纳这个社会赋予他的角色或压力等等。
三境三时中的“三时”是指:此时,彼时,来时。
在此时的层面,我们要关注此时此地的来访者,而不是被他的故事所带走。要看到他的情绪,他紧张吗?焦虑吗?他在什么时候会眉飞色舞,什么时候会黯然神伤,他的言语和用词是怎样的,此时此地的他和他所描述的故事中的他有何异同?
在彼时的层面,我们可以去看他在不断重复的过去,虽然他存在于此时,但他的内心可能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某一个时刻,他活在彼时
当然,还有一些人是活在来时,也就是活在自己的空想和期待之中,一旦发现现实生活与幻想的世界不符,就无法接受当下的生活和自己。
所以我们通过三境和三时,我们就可以看到那个活生生的人。
(3) 我们要先看到来访者在哪里,我们才能帮助来访者去到他想去的地方。当问题被凌驾于时间和空间之上而存在的时候,问题就会变成一个恒久的问题而无法被解决。我们要将问题落到更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中,才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视角。对来访者了解的越具体越深入,可以为来访者提供的转换时空的机会也就越多。
贺老师在这里做了一个比喻,把咨询师比作是导游,我们要带游客去旅游,但如果游客是无所不在的,那我们就没有办法带他去。确定好他在哪里,还要确定他想要去哪里,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的帮到来访者。
(4) 案例1
怎样劝导一个厌学的孩子进入学习状态?并且孩子缺少敬畏,总是我行我素,如何矫正?
那这就是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存在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作为咨询师,我们就要去具象化,去确认其中的细节。
首先厌学是一个标签,当我们给某个人贴上标签之后,他就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而变成了某一类存在的方式。
其次,问题中提到想要 “劝导”孩子进入学习状态。劝导是一个改变认知的过程,而厌学是一个“情绪”,这个问题是想用认知的模式去改变一个情绪的问题,这是很难实现的。认知无法改变情绪,认知只能改变我们对情绪的看法。我们要接受情绪的存在。
同样,针对这样的案例,我们依然要回到情绪上,我们要去探查“厌学”这个标签背后所要传递出的情绪是什么。是恐惧,焦虑,愤怒还是其他什么情绪?我们想要调整一个人的情绪状态,首先要知道他的情绪状态是什么。如果我们直接认同接纳了来访者的描述,那就没办法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后面说到“孩子缺少敬畏”,这是另外一个标签,它所描述的是关系,我们同样要具体化这个描述,比如要探究什么是缺少敬畏,对谁缺少敬畏,缺少敬畏的表现是怎样的。同样也包括后面出现的我行我素,我们要非常留意来访者所说的形容词,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并不真的知道他所指的具体是什么,一定要确认清晰。
最后问题问“如何矫正”,这是一个行为。所以这个简单的一句话梳理起来,可以看作是一个家长想要通过认知的模式调整孩子的情绪,处理孩子的关系,达到改变孩子行为的目的。短短一句话,却跨越了很多个维度,咨询师常常感到困惑也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咨询师解决孩子的问题时,所面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关系。我们常常经历的是一个家长来找咨询师,想要解决一个不在场的孩子的问题。同时会给孩子贴上一堆不可能解决的标签,一旦咨询师认同了这些标签,咨询师就会变的像家长一样无能为力。
所以在针对孩子的问题咨询时,我们一定要对当事人进行工作。工作过程中同样要注意几个方面。
1. 第一点,我们要寻找孩子的动力。比如孩子说我不想来咨询,我觉得我没有问题。我们就可以问他,那你为什么最终还是来了呢?这个问题就是在寻找孩子自身的动力和能量。
2. 第二点是寻找做事的理由。我们很多时候都会问孩子,你为什么会讨厌学习呢?而这样的讨论结果往往是孩子会更加讨厌学习。因为在讨论过程中他会给自己找到充分的合理的理由来解释自己。所以我们要问的是,你为什么现在还是会去学校?你为什么还会做作业?我们要与他探讨做这件事的理由,而不是不做的理由。
3. 第三是要寻找成功的经历。去看到孩子曾经成功的经验。哪些方面是他做的很好的,他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能做到?这些都是在与孩子咨询中要注意的切入点,只有面对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案例2:
一个初三女生,对学习有回避和疲惫的感觉,经常请假。咨询之后会有好转,但是会反复,父母很焦虑,亲自来咨询。同样会经历反复的情绪。
贺老师指出,面对这样的案例,我们首先还是要去看“人是谁”,一个初三的女生,我们就要思考,她的生存状态是一个怎样的情况。
从学业层面来看,初三学习的压力很大,
年龄层面来说,她正处于青春期,
从关系角度来看,这个年纪也会涉及到与男生之间很多微妙的关系。
很多父母或孩子来到咨询室呈现最多的一般都是学习的问题,但是根源,绝大多数都不在表面的学习问题上。
一般学习问题的根源有几个方面:
1. 第一个方面是关系问题。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学习不好,一定是与关系有关。比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或者是父母关系等等。
2. 第二个方面是情绪状态。当陷入到某种情绪状态之后,学习状态就会受到牵连和影响。
3. 第三个方面要关注的是动力问题。可能突然丧失学习动力,这部分丧失可能与习得性无助有关。简单说就是不是怕努力,也不是不会努力,最担心的是努力之后依然看不到努力的结果。这种反复的打击就会使孩子丧失学习动力。
4. 第四个方面,孩子所表现出的疲劳,回避等种种状态,很可能是对父母,老师等权威所表现出的一种被动攻击的方式。这种情况多见于比较听话的孩子。听话就意味着他的很多力量是被压制的,当没有力量向外宣泄时,出现不满,就会采取被动的攻击方式。比如,生病,疲劳,厌食等等自伤的行为。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达到攻击对方的目的。
所以这个案例中呈现出很多控制和权利的对抗。
女儿的被动攻击是有效的,母亲担心女儿健康,因此不敢要求女儿学习。但是这种控制的情绪依然存在,而且被压抑了。很多能量在她们的关系中被消耗掉了,整个家庭中的力量不足。
针对这个案例可以通过家谱图,家庭力量和界限的分析,探究这个女生的力量。用女生非学习状态下的快乐模式替代学习状态下的低能量模式。同时要重新构建家庭的互动和行为模式。
案例3
一个13岁的学生,与家长有矛盾,同时不愿意学习。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跟父母不亲。目前上学会经常缺课,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比较差,父母关系也不好。咨询者是一位老师。
针对这个案例,贺老师提出了三点注意。
(1)第一点,我们同样还是要从“人是谁”入手,显然提问者是一位老师,所以我们要把关注点集中在老师身上。而上面所提到很多问题如孩子的成绩不好,父母关系不和等等都与老师关系不大,我们要探究的是这样一个学生和这样的家庭,给这位老师带来了怎样的困扰。这让他产生了怎样的情绪反应,以及为了解决这些困扰,他做了哪些工作,有没有达到效果以及对他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构成了怎么样影响。不要把时间花在她说描述的学生和家长身上。
(2)第二点这个老师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语言问题,她的语言是高度概括化的。让听者获取不到太多具体信息。在咨询中我们要增加心理像素,提高情感的颗粒度。让体验,感受,情绪,行为,能够被看见,从而理解和共情到来访者。
(3)第三点,作为咨询师我们还是要走进当事人的内心,去看到她的情绪是如何被环境所唤醒的。以及为何给带给她如此大的困扰,去看到那个源头。
是对成就的追求?还是爱心?或者是这个孩子唤起了她的某种情绪体验?又或者是这个孩子和他的家庭对老师的工作带了烦恼?等等。
总的来说,我们还是要带着三境三时的视角去看待这个老师,重点是要关注这个人,而不是所呈现的问题。
作为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常常需要我们留意,来访者的主诉未必是核心的诉求,我们要重新定义问题。通过对来访者问题的外置和重构来帮助来访者。
来源:微笑主义公益案例教学答疑平台(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