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惯的养成

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决定孩子未来成绩优异的前提和保障,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性作了很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意思是说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就变成了天性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多,对于小学生来说,当务之急应该培养以下几个学习习惯:

自觉收拾学习用品的习惯:孩子读幼儿园时,没有教科书,书包里一般只放一些应急的生活用品,每天去上学基本上不用整理书包。读了小学,每天的课程表不一样,需要带到学校去的课本和作业也不一样。为了节省时间,部分家长会帮助孩子整理书包,表面上是为孩子好,实则阻碍了孩子的发展和成长。收拾学习用品看似事小,但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主意识。刚开始整理书包和书桌时,孩子可能会手忙脚乱,爸妈可以给孩子做示范,然后放手让孩子去做。

培养长久集中注意力的习惯:由于孩子的年龄不同、个性不一,每次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孩子经过一定的训练,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会慢慢变长。培养集中注意力的方式有很多,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只做一件事,书桌上只摆放与当时学习内容有关的用品。

独立做作业的习惯:小学一二年级孩子因为年龄小、自制力差,自己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写作业,很难做到认认真真、专心致志,家长适当陪伴还是有必要的。但“陪”不是指干坐在旁边看着他做,而是要事前帮助孩子规划好时间,提供给孩子一些方法。孩子一旦进入写作业的状态,家长就不要在旁边指指点点,而是要让孩子一口气写完,写完之后再对孩子的作业进行检查和指导。孩子读了高年级,自制力变强,能够自主学习,家长就无需再陪伴监督了。

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孩子读的书越多,知识面就越广,思维就越清晰,大脑就越活跃,学习新知识就会变得越容易。从应试角度来说,“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在一次会议中指出,这几年高考语文正在改革,命题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注重考阅读量和阅读速度,读得太少太慢,可能会做不完卷子。父母一定要趁早帮助孩子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这将是一辈子的财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首先习惯,包括学习习惯,自我照顾的习惯,交往习惯等等。在学校里经常会看到老师一走到教室门口学生会出现一种好的行为出...
    快乐课堂5678阅读 141评论 0 0
  •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这句话在孩子的教育领域也是这样。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够成为了一个出色的人,虽然...
    墨沧渊阅读 512评论 0 2
  • 今天我们陪孩子观看了有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演讲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培养的视频讲座,作为家长观看完了收益非浅...
    玲儿响叮当_79a1阅读 547评论 0 0
  • 昨天和孩子一起观看了由邓日昌教授主讲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感觉收益良多。在孩子的成长教育道路上,做为父母...
    幸福_216b阅读 431评论 0 0
  • 今天观看了讲座之后备受其启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以后孩子的教育得到了很多的帮助。 首先对待孩子要有...
    1fefa55e351c阅读 19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