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要来了,身边的妹子们又开始了第N次减肥。她们啃着苹果,坚定地说着自己不吃肉不吃主食,一个月瘦二十斤的减肥计划,我默默地坐在对桌啃盒饭里的鸡腿,等着听她们减肥失败后第N+1次的减肥计划(我只是想想……如果我把这个想法说出去很可能被乱棍打死)。
我身边只出现过一个减肥真正成功的例子。
她叫小鸡,从小学一年级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就是个小胖墩。高中的时候,身高不足一米六的她体重已经飙到了一百四十多斤,到大二都没减下来。后来隔了大约一年没见面,再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是个九十多斤的美女了。大家都开始找她疯狂打听她去了哪家健身房、吃了什么减肥药、每天是不是只能吃一顿饭……
我们总觉得,想要成功,必须要达到卧薪尝胆、废寝忘食的地步,在我们的世界里,成功似乎都蒙着一层悲壮的色彩。
但问出的减肥秘籍居然我们都知道: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饭吃少,午饭、晚饭后散步半小时,不吃零食、不喝饮料。
不是减肥有多难,没有减肥药、没有疯狂的运动更没有变态的节食,就这么简单的减肥方法谁都知道,只不过真的坚持做了一年的又有几个?
我高中的年级主任很喜欢在黑板上写:“每临大事有静气。”当时很不以为然,不就是告诉我们高考快来了不要紧张么?
多年之后,与老同学谈起来那年大家的高考成绩,才发现一个规律:一直点灯熬油废寝忘食的学霸级人物,成绩大多表现平常,并没有大家想象地那么出色,考进好学校的反而是那几个不紧不慢,每天到点儿就睡觉,听老师话,该干嘛干嘛的同学。
隔着五六年的时光,突然想向那位年级主任致敬。他不是在高考前一天写在黑板上,提醒我们要“有静气”,而是在我们正在听课、复习、做题的时候就提醒我们,高考对于十几岁的我们来说,也许是人生第一道门槛,父母的期望、走出小县城的梦想、繁重的课业很容易让我们急功近利,很容易让我们陷入努力努力再努力的疯狂当中。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前期的用力过度很容易后劲不足。静下心,慢慢来,沉淀三年,平静地踏入考场,期待的那个结果其实已经在目的地等你了。
当时听说《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为了献礼故宫博物院成立九十周年,想象中的这些专家,一定是沉迷于古文物中,夜间在昏黄的灯光下还在研究古籍的老学究。
结果非常意外。故宫执行朝八晚五的工作制,除非极特殊的情况,不然很少有人加班。他们花很长时间缂几寸丝,他们耐心地看遍博物院里所有唐三彩,好确定修复的这一个唐三彩马脖子上的铃铛画得对不对,他们会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弹吉他、打杏儿吃……
慢工出细活儿,老祖宗留下的话,大多还是很在理的。
我们一辈子也许都在跑马拉松,跑得太快太急,很容易拉伤韧带或者累死在途中,反正终点线就在那里,调整呼吸,一步一步按照自己的节奏跑下去。嗯……路边的花开得好美。
人不是一台机器,着急忙慌干完自己的活儿,磨损到一定程度之后报废。人更像是一棵苹果树,栽种之后慢慢长大,三年后开始第一次稀稀拉拉地结果,之后几年果子越结越多。春天长叶开花,夏天结果,秋天成熟,冬天落叶,周而复始。
不要着急种下一年就要结果,更不要奢望一棵树每年结五次果子。
不疾而速,世界远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匆忙。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