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遇上高声喧哗的观影者,相信很多人都有过想手撕了声源点的冲动。
现在,终于有一部影片能为我们出一口「恶气」了,它就是刚于昨天在国内上映,此前在北美口碑票房均炸裂的《寂静之地》。
《寂静之地》
恐怖片近些年在国内的电影市场上似乎有回春的迹象,从《小丑回魂》等口碑票房爆火的恐怖片黑马,到重新找回中国观众信心的国恐《中邪》,再到韩国现象级伪记录片恐怖电影《昆池岩》都是证明。可惜,内地观众无缘在大银幕上看到这些影片。
《小丑回魂》
在这个时候上映的《寂静之地》,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我们对恐怖片已经有些饥渴的观影情绪。影片在豆瓣也拿到了不错的7分,上映第一天,上座率也排在第一,很少见到恐怖片有如此成绩。
《寂静之地》之所以会这么成功,跟它自身对恐怖类型的突破性分不开。
1、开创恐怖新类型——声音恐怖
《寂静之地》的恐怖设定,全在一个关键点上,那就是,「只要发出声音,就会被怪物猎杀」。
所以不仅是片中的人物几乎全片都要保持寂静,连银幕前的我们,都要屏息凝神。大概因为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一家人,影片又很适合一家人一起观看,所以还有网友调侃这部电影创造了合家欢恐怖片的新类型。
片中的一家人
要讲到《寂静之地》的「新」,就不得不说说恐怖片发展历史上的「旧」。
1910年,诞生了电影史上第一部恐怖片——《弗兰肯斯坦》,这部长达16分钟的黑白默片改编自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之妻玛丽·雪莱1818年的第一部科幻小说《科学怪人》。这部默片在当时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并且在随后的一百多年中,经历了数轮翻拍。伴随着电影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恐怖类型成为了电影不可或缺的类型片之一。
纵观现代电影工业下的恐怖片发展,美式恐怖片靠玩血浆玩解剖玩怪兽起家,血腥暴力重口味;日韩恐怖片又充满阴郁气质,吓得人半夜不敢独自上厕所;早期的香港僵尸片也很有代表性,妖魔鬼怪中又带有合家欢的喜剧元素,不过也只属于上一个黄金时代了。
《科学怪人》(1931)
但是,《寂静之地》的玩法和以上几种恐怖片类型完全不同。首先,它脑洞大开以声音为基准的高概念恐怖设定,就把故事拉到了换一个新的高度,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声音恐怖」。
故事发生背景设定在未来,地球被某种不明来源的神秘生物所掌控,正如上面所说,想要活下去,就必须时刻保持安静,否则会立马被怪物夺走性命。
剧情很简单,没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只有幸存下来的四口之家;没有交代具体时间点,叙事上以四口之家生存第xxx天为时间线,循着不疾不徐的节奏推进。
如何不出声的正常生活?吃喝拉撒怎么办?遇到怀孕生产时产妇如何忍受剧痛?婴儿的啼哭声如何控制?
每一个风吹草动的瞬间都有可能引来一场灭顶之灾,活下去成了一场「绝地求生」的冒险。
要生孩子怎么办?
2、被极致化的「无声」
除了《寂静之地》,恐怖电影史上几乎没有这么玩的,它对「声音」这一元素的把控运用到了极致。
影片开场前五分钟就让人几乎窒息,这种生理以及心理双重压迫感似曾相识,仿佛回到香港僵尸片大行其道的「林正英」年代,那正是童年挥之不去的梦魇。难能可贵的是,《寂静之地》几乎巧妙的将这种设定贯穿了整部电影,由此而来对观影人带来的压迫感可想而知。
为了增强影片的沉浸式体验和观影人的代入感,影片人物几乎没有对白,电影中也没有设置配乐。取而代之的是放大的环境音效:水流声、脚步声、风扫过树叶的声音、小心翼翼打开和关上门窗的声音。
男主让大家不要说话
整个观影过程虽「安静」,但声音作为最重要的主角,从剧本阶段就全程深度参与,决定着剧情的起承转合与人物最终的命运走向。几乎每一次出现都会紧紧牵动观众的神经。
这种靠「声音」营造恐怖氛围的方式,仿佛将身处影院,被黑暗包围的观众置身于故事发生的现场。被放大的惊悚感和恐惧感则为观众们带来了某种浸入式强刺激的感官体验。
3、「情感」才是最终极的恐怖
虽然说是部恐怖片,但恐怖也是在落在「情感」上的时候,才能够将那种害怕失去的「恐惧」发挥到极致。
这里的感情,有父母对孩子的守护之情,有男主和女主之间的默契爱情,也有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在一些观众眼中,这不仅仅是一部惊悚片,更是一部表达家庭凝聚力的电影。只是在这样的生存困境中,所有感情都只能克制。
有一场地下室的戏,男主在研究声音装置,女主走过去从背后轻轻抱住男主,然后把耳机塞入男主的耳中,他们伴随着音乐在昏黄的灯光下起舞,脸上的微笑静谧而满足,这个片段是整部电影中仅有的,「有声」能够对应浪漫轻松的时刻。
在更多的时候,「有声」对应着「恐怖」。
男主和儿子在瀑布的对话,是他们难得能发出自己声音的时刻,即便瀑布巨大的水声掩盖人的声音可以短暂躲避掉怪物的追杀,观众依旧会替他们捏一把冷汗。这片刻的自由弥足珍贵,父亲的那一句「I promise.」,给惊恐至极的儿子带来的安全感隔着大银幕都感受得到。
女儿在片中本身是听障者的设定(饰演女儿的女演员也是听障者,本色出演),因把弟弟的死因归结到自己身上而自责,并质疑父亲对她的感情,甚至拒绝父亲的爱。在这里,声音语言不再是情绪的出口,而是利用手语和表情,将细腻的感情传递到位。观众期待看到女儿和父亲和解的画面,残酷的是,这一幕发生在影片的最后。父亲为了救车上的孩子,冲着怪兽大声呼喊,成功吸引怪兽的注意力,牺牲自己救了孩子。
爸爸与儿子在瀑布前
在人类生存的原始设定中,阻止发出声响本身是一件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但在寂静之地,人类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对抗自然规律,遵循所谓的生存法则。
「发声即死」,听上去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而此时支撑着人类坚持下去的,还有什么呢?自然是有关家庭的那份情感与爱。
母亲在片中怀孕,并生下新生儿,则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超越家庭的大爱,婴儿的诞生,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代表了幸存者对生命的敬畏,还代表了人类不可掌控自身命运的痛苦和惋惜。
代表希望的新生命
4、细节构筑的「寂静之地」
要构筑这样一个无声世界,仅仅只有概念设定还是远远不够的,《寂静之地》用无数的细节,让这个末世的恐怖之地变得真实。
电影开头,一家人逛超市,只拿了药物,并没有拿货架上的薯片以及其他可能制造声响的膨化食品,交代了他们的生存困境。
家中的场景,基本是父亲为了全家人,在特殊境况下能生存下去而设计。地下室有装监控系统,看得出父亲一直进行着对声控的研究,我们能在地下室看到散落在各处与声音有关的装置,也可以看到感应变色灯,黑板上、墙上的字迹也提供了相关信息。
父亲在声控研究台前
其中有一个一闪而过的镜头,父亲剪下来的报纸非常醒目的用「impenetrable」和「indestructible」这两个词来形容外星生物坚实而不可穿透的装甲,暗示着人类找不到怪物弱点,常规武器根本无法消灭怪物,所以人类才节节败退。
为了安全,地下室的入口也用床垫掩。孩子们的游戏道具,是编织物制成,煤油灯没有灯罩,孩子们玩耍时也会刻意铺着沙子和棉布。
铺着沙子的路
再比如,女主人公在家中随时光着脚(钉子扎入脚时那种疼痛感立马放大无数倍),洗衣服时为了尽可能避免水流声响,顺着水池边把衣服拖上来。
为了迎接孩子的降生,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婴儿氧气罩、隔音地下室、为了能随时应对最紧急的状况,准备了诱导怪物、能发出巨响的烟花礼炮。
《寂静之地》整部电影有着浓厚的「末日废土」气息、以及对生命的「不可控」之感,令人绝望。与其说是讲唯一幸存下来的四口之家,如何在这个黑暗中的世界挣扎苟活,其实更多的是在探讨人类在面对世界末日生死考验之时,为了掌控自身命运所能做到的极限。
看了电影的观众,可能会觉得有点意犹未尽,因为《寂静之地》给出的是一个开放式结局。
这样的开放式结局,也跟影片所营造的「末日感」相当吻合。对于我们观众而言,是还能看到故事再继续下去;对于剧中的角色们来说,则是——
根本就不知道哪一天,会是最后一天。
文/寻欢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虹膜》,经虹膜编辑部修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