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意思是: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本章揭示了“为腹”与“为目”的辨证关系,指出了物欲文明对人的伤害,并通过色彩,声音、味道、狩猎、稀有之物对于人身心的种种伤害,进而导出自己的观点,沉迷于感官上的享乐会导致人们感触功能减退,会使人的品行偏离正道。
在佛教中,人类的感觉器官被具体分成了六类: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器官分别感知着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尘世境界,正因为感知了这六种境界,所以人类产生了喜、怒、哀、乐、忧、思六种意识,也正是这六种意识的存在,才使我们原本平静的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欲望。
当欲望得到满足时我们就会欣喜若狂,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我们的情绪就会消沉低落,内心就会备受煎熬,使得我们的灵魂痛苦。
因此,我们原本明净的心境就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垢,连我们一向敏锐的感觉也因此而变得麻木而迟钝了。
一、“五色令人目盲"。
这里的“五”并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五色”并不是就指黑白黄红青五种颜色,它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泛指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目盲”也不是指瞎眼,而是指令人眼花缭乱的事物,使我们的眼睛丧失了辨别事物本原的能力。眼睛的功用就是观察事物,眼睛失去辨别事物的能力,就会迷惘一旦我们所观察到的事物真假难辨,就常常会陷入迷惘的境地。
二、“五音令人耳聋”。
五音是指:宫、商、角、徵、羽,但是实际上也不止这五个音符。
我们平常听到自然界的蛙鸣、犬吠、鸡啼、鸟叫、马思、牛鸣,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也不会觉得耳聋啊!觉得耳朵还是很舒服,很愉快。为什么?是因为这种自然界的万物所发出来的声音,它并没有带来任何压力。
但是人所制作的音乐,也包括人所说的话,都有某种含义,希望传达,希望让你了解,这一来就有压力,就构成困扰。所以人所发出的声音,包括像音乐里面的宫商角徵羽这些就会让你产生压力,甚至到最后觉得耳聋,不断的重复让你觉得吃不消。
在《庄子》里面提到一个观念,叫做人籁、地籁跟天籁。籁是一种竹子做的乐器,像笛子。
“人籁”就是人所发出的声音,包括音乐在内。这种声音听多了会有压力,甚至觉得重复而乏味。
“地籁”是地代表大自然,大自然发出的声音就不给你任何压力了。像风吹过竹林的箫声,海浪撞击岩石的浪涛声,下雨的时候风雨的声音,这些都属于历代自然界发出的声音。你听的时候,它并没有传达任何意思,这叫做自然的。
“天籁”天籁,基本上不是用耳朵听,也不是用心去想,而是一种用气去听。这将来到庄子的时候,我们再进一步解释,它已经不再是一种听的问题了,而是一种听的态度。就是要把你对万物的执着的念头都化解,进入一种空虚的状态,那么你听到的所有声音都属于天籁。
三、五味令人口爽。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但是现在的人,它各种味道都跟你掺在一起,而且现在人很奇怪,很喜欢说一个字,好爽。
其实这个爽就是失掉的意思,口爽就是口没有味道。你看各种味道,吃的一点感觉都没有。
五味同时具备的话,你吃多了会觉得味道太重了,你恐怕失去了味觉的。那么你如果采取自然的养生法,多吃蔬菜与水果,任何味道都不会带来太大的压力。这也是一种人为跟自然的分辨,这是五味令人口爽。
这三种是跟感官有关的,跟你的视觉、听觉、味觉直接有关,所以他的原则很单纯,自然的都没有问题,人为的他是刻意要满足你感官的需求。那么满足之后呢,就可能造成欲望的扩充,叫做欲生夕祸,欲望比无底的深谷还要深。
西方人就是说欲望像滚雪球一样,开始的时候一小团最后变成一大堆,可以冲垮房屋,人的欲望也是一样。所以一个人如果按照自己的需要来生活,很容易得到满足。如果按照自己的想要来生活,也就是按照自己的欲望去生活,那就麻烦大了。
四、“驰骋田畋令人心发狂"。
畋猎即狩猎,狩猎曾是人类早期谋生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最早开展起来的生产活动,人类的动物本性最早在狩猎中得到了最鲜明的印证。综观人类活动的发展历程,就不难看出,狩猎始终是带着血腥和暴力性质的杀戮和掠夺行为,它是充满野性的不文明行为,这种行为使人们的精神变得疯狂和残忍,而疯狂和残忍的心理状态则是滋生社会动乱的根源。
打猎本身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我们要搞清楚,猎人他打猎是为了生活,这是正当而且正常的。可是人类贵族打猎是以杀生为乐,那你的心态完全不一样的。他就看猎物被射死他就很开心。
“令人心发狂”疯狂的追求丧失掉理性。一旦放荡以后,你自己控制不了你自己,一看到车,就说能跑多快,然后一有机会,他就飙车,过瘾了。
五、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我们按老子所说的稀有珍贵之物,比如金银珠宝、华衣美食、五璧、铜器、羽饰、武器等物品,正是由于“难得之货”珍贵稀有,才强烈地撩拨起了人们占有它的贪婪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人们的行为就会突然变得怪异反常,如盗贼爬房越脊、穿窬走户,甚至不惜草菅人命;权臣互相倾轧、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等等。
你看钱本来可以做很多事情,可是钱一旦变成珍宝以后,财富就变成欲望的象征,变成身份和地位。
什么叫行妨?就是妨碍了你自己正当的行为。因此呢,本来你是在正道上,结果偏了,歪了。
老子看到这些现象,他就告诉我们,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什么意思?
他说你要做一个修道人,你要把肚子填饱,你不要老用眼睛去看那些很新奇的东西。你不看没有事。实际上也不是这么简单的,那个目就表示什么,表示你用物来奴役你自己,以物奴己,那才叫目。
“为腹”是什么?是以物养己,大家把以物养己跟以物役己来比较看,我顾自己肚子,我是主人,我被眼睛引诱,到处去跑,我就是奴隶。
老子并不是反对人们去享受生活,而是警醒人们追求享受要适可而止,不可无限制地满足自己的贪欲。他希望人们能够丰衣足食,实现内在恬淡宁静,而不是追求外在私欲的满足。
一个贪婪满足自己外在私欲的人,就会产生自我疏离感,心灵难免会愈发变得空虚。因此,老子提醒我们,要彻底摒弃各种外在欲望的诱惑,始终保持内心清净满足,才能生活得自在快乐。
六、故去彼取此
彼就是指目,此就是指腹。所以我们修道人要去掉眼睛对外的那些感受,不要受外界的引诱,变成物的奴隶。
我们后来有一句话叫做玩物丧志,你看现代人都是玩物丧志的,变成电脑的奴隶,变成手机的奴隶,变成电动游戏的努力,变成高尔夫的奴隶,变成名牌的奴隶,没有自己的存在的。
我们要向内顾好自己的肚子,充实自己的实力,这个才是正道。
杜外有三宝,目、耳、口。你看眼睛,该看的再看才看,不该看的根本不用看。耳朵,该听的才听,不听的你根本就当了耳边风。嘴巴该吃的时候才吃,不该吃的时候闭起来什么都不吃了。该讲话的时候才讲,不该讲话的时候装哑巴。
养内也有三宝,精、气、神。实际上,做一个人最要紧的是养神,道家的功夫最了不起的是养神。所以你看中国人经常闭目养神,不像现在睁大眼睛去看,那是伤自己的神。
所以老子进一步告诉我们,你要杜外养内,你必须要怎么样?必须要做到无我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