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孩子们有半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记得一年级时,为了不出安全问题,我总是把他们留到教室,和他们一起读书。这样,一来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量,加大了他们的识字量,二来避免了孩子们出安全事故。可是,每次看着他们望向窗外的羡慕的眼神儿,我就有些内疚,到底该怎么办?
今天吃过晚饭,我准备到教室里进行每天的暮醒活动,走到教室门口发现了可爱的一幕:五六个孩子围成一个圈,头朝里,腿朝外地趴着,一定是什么吸引了他们吧?我猜想着悄悄勾头过去,果然,他们在下围棋。虽然,灯光已经很暗了,可是他们兴趣不减,一个个全神贯注,愣是没有发现我已经站在他们身后很久了。一个男孩儿把腿高高地翘起来,悠哉悠哉地晃着,另一个男孩儿高声欢呼,为下棋者走对一步喝彩,还有一个女孩儿,左手已经伸出来,马上都要够到棋子了,但她又不是下棋的人,不敢轻举妄动,可是她心里一定很痒痒吧!
我看看表,将近六点半,暮醒马上要开始了,可他们一点儿解散的样子都没有,我耐心地等待着铃声,也耐心地等着他们结束。
铃声响起,孩子们终于意犹未尽地站了起来,也终于发现了身后的我,一个个如受惊地小鸟,小跑着进了教室,望着他们空空如也的战场,我陷入了沉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围棋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而我,也是他们的老师,却离他们的兴趣越来越远,看看我手里的《小学生必备古诗词七十五首》,我该怎样让背诵变得像围棋一样趣味百生呢?如果他们能像下围棋看围棋一样趣味盎然,有何愁背诵呢?
这应该是我这段时期以来的思考对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