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
可是很久很久以后的我,
才是最好的我,
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
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
《最好的我们》是八月长安的振华三部曲之一,相比较前两部,《你好,旧时光》里的余周周成绩好得像神话,虽然从小就没有爸爸,也在后来失去了妈妈,但是有着独一无二的林杨一直陪着她,是个让人心疼的女孩;《橘生淮南》里的洛枳漂亮得路过的学妹都会夸,虽然一见钟情的暗恋了十一年,但最后不也和心爱的盛淮南在一起了吗?是个让人羡慕的女孩。
回顾一圈发现,原来跟我们最相似的还是那个神经大条的耿耿,虽然怎么学成绩都很渣,但也有为了梦想努力的拼劲儿!
他们活出了我们,曾经18岁的样子
我们的青春,并没有那么多的惊心动魄。
没有被《那些年》里那个幼稚又执着的柯景腾爱过,因为我们不是优质生沈佳宜;
没有像《左耳》里小耳朵遇到关于生离死别的痛苦,毕竟像张漾和许弋这样的男神从来没有出现在我们身边过;
没有跟《匆匆那年》里的方茴一样狠狠爱过又狠狠痛过,主要是没有哪个‘陈寻’敢志愿跟我们填一个学校的。
可我们就是我们啊,再无聊枯燥没有轰轰烈烈被人爱过的高中生活,也被我们称作青春啊!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最好的我们”的原因吧。
那个她/他,普通得就是曾经坐在我身旁的男孩儿/女孩儿
那些故事,日常得让人怀恋、暖心
那个女孩儿真是像极了年少时的我们,有个总是不开窍的傻脑筋和拼命三郎的奋劲儿,上数学课会跟不上节奏,上物理课会听睡着,上化学课会因为大堆公式崩溃,但却有着自己的小心思,善良努力单纯,有着摄影的爱好,面对一团糟的成绩,担忧又健忘!
可是总有那么一个男生,他性格开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跟身边的人都玩儿得来,他成绩优异动不动就排名前几,他打球的样子总会引起场边女生的尖叫,他认真听课的背影让人望得出神。
就是这样性格迥异的两个人做了三年同桌,陪彼此走过一段枯燥又鲜活的时光!
三点一线的生活,绕了一圈都是你
那个少女有着短发遮面的恬静侧影
那个少年有着明朗活泼的温暖笑脸
这就是我们印象中,同桌的你
没有懒觉的早自习、总爱抽问的数学老师、做不完的习题卷子、一周一次的小考测试、刷刷而过的短暂周末……仔细数数,随便哪件事拎出来都让我痛苦不堪,可是,我怎么就忘不了了呢?
《最好的我们》把最朴实日常的高中生活还原给了我们,平实得就是曾经青春的模样。
军训的时候总想着怎么逃跑
打着小心思,让同桌的他帮你写书皮上的名字
跟不喜欢的老师呛声
做不出题时,傻傻的东张西望
上课听不进课时总爱望着你的背影发呆
在篮球场边给喜欢的男生加油送水
总有一群每天欢乐无比的逗逼同学
以及,和喜欢的人,坐同桌
这就是我们回忆起过去时,最珍贵画面,
我们有的,只是那些简单干净的青春。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时光, 不紧不慢,不慌不忙
十七岁时候的我们,年少,素颜,穿着白球鞋,有着抬头就能看见白云飘过的年华,有走廊上追逐打闹的闲情逸致,还有背着双肩包晃荡在马路对面的样子,或是低头沉默着走在自己的世界里,或是抬头几近疯狂地仰头大笑。
曾经这样的你,有没有被自己记住?
别人总说,人生最美好的日子,都在十七岁那一年被浪费和奋斗掉。而年轻的好处在于,我们总有大把的精力把压抑而又烦杂的生活,搞得花里胡哨,然后成功博得周围同学的一笑,或许多年以后的现在,大家都不再记得那时候微笑的原因,却能记住微笑的你。
那种涌上心头的记忆,平淡得像是你我岁月的回顾,熟悉得像是集体照上定格的记录,那都是我们共度的青春!
青春只有一次,
也难怪我们“耿耿余淮”
曾经的我,世界只有校园那么大,绕一圈都能碰到你。
我不知道世界上有为生计忧愁的烦恼,
不知道要懂得接受社会的不平等,
不知道成人眼中的爱情需要对等。
那些年的我,只会懵懂的在教室发呆
最开心的事是举行校园活动,
最难过的事是数学卷子不及格,
最激动的事是遇到心动的男生,
最失望的事是体育课被班主任霸占。
你看,我能说出关于青春的故事就只有这么多了,不够浪漫,不够轰动,过的日子都不足以写进日记,平常得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可是那段日子,那时候遇过的人,都让我耿耿于怀好多年,我不会忘记,多希望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