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一生就是一部寒门逆袭史

幼年孤贫,勤学苦读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苏州吴县人。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亲改嫁于长山朱氏,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在朱家长大成人。

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范仲淹却没有沾染富家子弟的坏习性,反而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他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那时,他每天煮一锅粥,放凉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再切上点咸菜,撒上盐末下饭,吃完继续读书。"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句孔子夸赞他的高徒颜回的话,放在少年范仲淹身上也是再恰当不过。

这样过了差不多三年,长白山乡的书籍已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 一个偶然的事件,暴露了范仲淹家世的隐秘。他惊谔地发现,自己原是苏州范家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靠继父的关照度日。这件事使身为堂堂男子汉的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愧愤交集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立门户,待将来自己有能力,再接母归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徒步求学去了。

就这样,23岁的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这里聚集了许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师生。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到这样的学院读书,既有名师可以请教,又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可以互相切磋学习,还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况且学院免费就学,更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的。

范仲淹十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期间,范仲淹的一个同学也是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他竟一口不尝,任由佳肴发霉。直到人家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过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后怕吃不得苦。” 范仲淹的心中大概一直记着古人的教训:“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他的自律精神可见非同一般。

还有一次,真宗皇帝路过南京,大家都争相前去观望,范仲淹却闭门不出,坐诵如旧。一位同学怪他怎肯错过观望皇上的良机,他却回答:“日后再见,也未必晚。”

就这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范仲淹终于在27岁的时候得中进士榜,首次见到了真宗皇帝,并先后结交了几个一生的挚友滕宗谅、富弼、林逋,从此踏上了自己的仕途。

由"寒儒"成为进士 ,范仲淹很快就被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官居九品。鉴于已有朝廷俸禄,范仲淹便把母亲接来奉养。不久,他便归宗复姓,恢复范仲淹之名。

为官之道,忧国忧民

范仲淹在泰州当官时,唐时修筑的旧海堤因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海潮倒灌,淹没良田、毁坏盐灶,附近的百姓苦不堪言,许多人甚至于居家逃离,范仲淹上书朝廷建议在今连云港至长江口北岸沿海修一道堤堰,以保境安民。获得朝廷允许后,范仲淹亲率几州民夫奋战在修堤一线,历经艰险,终于修成了坚固的海堤,后被百姓敬称为“范公堤”。

因功被调到京城为官不久,因母亲去世,范仲淹回家丁忧,期间结识了他命中的贵人即南京留守晏殊,并被其邀请主持应天府学的教务。 范仲淹主持教务期间,勤勉督学、以商丘应天府书院身示教、创导时事政论,每当谈论天下大事,辄奋不顾身、慷慨陈词,他一改当时学风松散的局面,并发现、培养了许多人才。

1040年,西夏边患,因宋朝三十多年无战事,边防不修,宋军“兵无常将,将无常师”,一触即溃。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边事吃紧,范仲淹以龙图阁直学士身份经略西线边防,他改革军事制度、调整战略部署,构筑以大顺城为中心、堡寨呼应的坚固防御体系,西北战线固若金汤,夏人不敢犯。西北边陲谣曰:"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羌人称范仲淹为"龙图老子" ;夏人称其为"小范老子",认为"小范老子胸有十万甲兵!"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富弼、韩琦同时执政,范仲淹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10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仁宗采纳了大部分意见,施行新政。

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阻挠。再加上宋仁宗改革的意志不坚定,次年各项改革也被废止,新政彻底失败。这次改革虽然失败,却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王安石变法。

慧眼识珠,举贤任能

范仲淹特别善于识人,当狄青还是个下级军官时,范仲淹就对他很器重,指导他去读《左氏春秋》,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狄青从此勤学苦读,精通兵法,后以武官任枢密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成为一代名将。

张载少年时,喜欢谈兵,梦想就是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收复洮西之地。二十一岁时,他去见范仲淹,范仲淹一看就知道他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作为将领实在屈才,对他说:"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劝他读《中庸》。后来张载成为北宋五子之一,宋明理学关学的创始人,一代大儒。

富弼少年时,好学有大度,范仲淹第一次见到他,就说他是王佐之才,并把他的文章推荐给王曾、晏殊看,晏殊就把女儿嫁给了富弼。宋仁宗恢复制科后,范仲淹告诉富弼说:"你应该由制科步入仕途",并推举他为茂材异等,富弼从此进入官场,成为一代名相。

创立义庄,救济族人

大概是因为范仲淹年少时的那段特殊经历,太让他记忆深刻了。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希望可以用一己之力创办个慈善机构,好让以后族人中的贫困子弟可以不再受贫困之苦。

据《宋史·范仲淹传》记载:“(范仲淹)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范仲淹在晚年自己出钱购买良田十余顷,将每年“所得租米,自远祖而下,诸房宗族,计其口数,供给衣食及婚嫁丧葬之用”。

范仲淹所创的范氏义庄,绵延达八九百年。一个民间、家族性的慈善机构,能够延续如此之久,甚至于成为古时候的慈善机构模板,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

多少年后,曾写出“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元好问来到范仲淹的祠堂,崇敬地写下了:“文正范公,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孔子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范仲淹一生几乎完美践行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整个过程,放眼三百年大宋,范仲淹几乎堪称“完人”,是后世之人学习的楷模。

文末彩蛋,奉上范仲淹的旷世之作《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084评论 6 50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62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450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322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370评论 6 39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74评论 1 30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26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80评论 0 27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414评论 1 31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99评论 3 33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73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70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80评论 3 32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71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52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865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89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