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茶的感觉像60岁的老处女”茶友缓缓地说出,这个评语一出,让老徐顿时拍案叫绝。
品茶会上,朋友拿来了一饼生茶,喝完后,大家都要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这款生茶,从色泽上看,已经褐红,应该是一款有年份的老茶,保存的很好,并没有霉味,入口后,觉得很纯净,暗涌而来的茶香,随即就消失了。
不同于我以前喝过的任何一款,如果把茶比做女性,她就像一个长者,可只有岁数,却无阅历。
年长的女性应该有岁月赋予她的醇美,可她却仍然单纯和青涩。
好离奇的一款茶,竟然出现了两种对立的感觉,正在我苦苦思索,茶友的一句“60岁的老处女”让我醍醐灌顶。
细细品味,一定是在加工的某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才造就了她独特的口感,让人遗憾,甚至有些怜悯。
热爱普洱茶的人,都会着迷于普洱的变化。
余秋雨曾写道:“经常看到一些文人以“好茶至淡”“真茶无味”等句子来描写普洱茶,其实是把感觉的失落当作了哲理,有点误人。不管怎么说,普洱茶绝非“至淡”“无味”,它是有“大味”的。如果一定要用中国文字来表述,比较合适的是两个词:陈酽、透润。”
普洱陈化的秘密,其实就是氧化。不论多糖,或茶碱等物质,氧化的中间产物就是小分子酸、醇、醛、酮等,结果会使茶汤pH降低,加之陈化后各种小分子水溶物增多,故微酸不寡,韵味无穷。
然而一饼茶的生命究竟有多长.什么时候喝才是最好的感觉,真的无人说清。
连余秋雨这样的文学家都说:“普洱茶的各种口味,仍然不能准确描述,只能用比喻和联想予以定位。我曾做过一个文学性的实验,看看能用什么样的比喻和联想,把自己心中不同普洱茶的口味勉强道出。”
普洱是最能耐住时间侵蚀的,开泡后才将一生的变化从年轻的活力四射到熟成的沉稳细腻,一一演化出来。
她也不是青春永驻的睡美人,在沉睡安眠时还一点一点地变化着。
白马王子吻开的不一定是风化正茂的公主,也有可能是60岁的老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