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简单粗“爆”,光天化日,一眼就知道内容了。
简单书名的内容可不简单,读后做到知行合一,便可以在商界腾云驾雾了。
lady gaga
娱乐界典型的大爆款,是所有娱乐公司都眼馋想打造的超级国际巨星。但她的爆红,是意外吗?是幸运?是她足够的特殊吗?其实都是也不都是,除了她确实够特殊、有实力、够幸运外,必须要提的是她背后有一个非常厉害的操盘团队,这个“爆款”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团队足够用心、用恰当的方式潜心打造出来的。
她最早在酒吧驻唱,发行第一张专辑的时候卖的还不错,专业团队就盯上她了,爆炸点在第二张专辑《天生完美》,团队为了能够一炮打响,不惜等待了几个月之久,为此gaga在化妆间放声痛哭的新闻很多人都看到了,最后在团队的完美策划下,大量做访谈、线下活动,积攒了批量粉丝,此专辑把gaga直接送到了顶级天后的宝座。
所以为什么“爆款”可以有方法论的遵循,这也就是本书的意义所在。
听到”爆款“二字,女孩子肯定首先想到的是某件爆款衣服、包包。2018网红最新爆款,淘宝最不缺的就是这个,又或者某甜品店的最爆款奶茶。但其实,在各行各业,都有属于本领域的”爆款“、本公司的”爆款“,包括娱乐圈的偶像,看似是某某星,一夜成名,粉丝暴涨,其实大多是幕后团队力捧操刀给流量的结果。
然而最重要的是,这些20%的“爆款”产品承担了公司80%的业绩压力,所以很多老板不惜重金打造“爆款”项目,大的IP全部躺赚,但凡哪个公司跟IP挂上钩,那估值就是指数级的增长,重金拿版权的,更是屡见不鲜。
IP是什么?
就是超级的知识产权。比如哈利波特,就是全球最著名的大IP,包括最近很火爆的”中国有嘻哈“这也是个大IP。
爆款策略的提出是基于什么的呢?
从两个人的恩怨说起,这本书的作者是哈弗商学院的营销学教授,本书也是MBA课程内容之一,不得不提的另外一本书是《长尾理论》,什么是长尾理论?比如当当、亚马逊这样的网站,你去上面消费买书,下面会继续给你推荐,让你购买的产品不断的延伸、延伸,形成一个长长的尾巴,这就是长尾理论。
而《爆款》的作者全然否认了这个说法,他认为长尾理论不够严谨并用大量的事实证明其错误,只是听起来可以,真正并没有出现这样的市场。真正给公司带来巨大利润的往往就是那20%的“爆款”,业内人士常说要成为“头部”,于是有“头部”资源就变成一件很牛的事,比如网红,众多网红里,就papi酱杀到了“头部”,以至于可以让资本俯首称臣,这就是“爆款”的魅力。
华纳、迪士尼都是典型的“爆款”公司。华纳票房前三的电影,占了他公司3分之1的投资,这三个爆款带来了什么呢?40%的本土市场+50%的国际市场+60%的收入。太划算的一笔账了,这就是利润的最佳保障,他们也做过大制作但惨遭失败的电影,但只要有这前3部就足够他们去挥霍和尝试了,一部哈利波特,已经赚回了他们想要的数字。
为什么“爆款会有这样的影响?
拿最忠实的影迷举例,最爱看电影的人平均一周也就只能看一部电影,而电影院同时期上档那么多部,你觉得他会不会选择那个最出名、最“爆款”的看呢?答案只能是肯定的。而当信息化越来越集中的当下,加上人们越来越挑剔的眼光,爆款是唯一的出路。那些一个月、半年才看一次电影的人大有人在,而他们也一定是选择最出名的那部看,只有你的电影挤进人们必看的电影行列,才有赚钱的机会呀。
爆款的好处:
1、爆款能够提高整体业绩。
当你“头部”能力做出来之后,后面的都会跟着赚钱。
“蚁人”是漫威不太出名的一个作品,但是因为漫威有“复仇者联盟”,在漫威超级英雄团队里面“蚁人”只是一个小角色,把这个人作为引子带出来,就顺便把“蚁人”票房带出来了,这就是头部资源所带来的力量,当你有头部资源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会带动其它成长。
2、能提高广告效率
对于大片来说,宣传费可能只占30%,但是对小片来说,想拥有同样的效果需要投入75%,因为你需要让大家知道这部片子上线了。所以对于大片来说,宣传费用会更加节省。
3、解决市场的挑剔
大制作可以满足要求高的观众的需求。
放弃爆款,等于放弃了什么?
1、放弃了最具潜力的市场,等于退出了和别人的竞争。因为只有这一块才能够集中最多的竞争对手,只有这一块才能产生大流量和强劲的竞争。
2、放弃了顶尖的人才,顶尖的人才一定要做顶尖的事,人才都喜欢在顶尖的环境下发挥自己。
3、放弃了营销团队的支持。当你成为了“爆款”,很多人宁愿免费帮你做服务,只要你给挂个名就行了。放弃了营销服务,和渠道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淡,就好像你是一家不知名的老店想要卖过一家网红店一样,几乎不可能。
为什么重点说到IP
因为全世界都面临着实体经济过剩的问题,只有精神层面的产品是最具潜力的,而打造“爆款”就变的越来越需要。
漫威有多达5千多个超级英雄,复仇者联盟里绿巨人、美国队长、雷神等等都在里面,蜘蛛侠前后延续了40多年,他身边有很多的敌人和朋友可以继续衍生出来,甚至还可以衍生200个故事,绿巨人也可以衍生出100个故事……漫威躺着收版权就够了,所以这就是IP产业好玩的地方,成功了一个,就会成就N个。
好莱坞的“爆款”节奏
一部超级大片在营销的时候,第一个工作是做在数年前,进行宣传铺垫。
比如吴宇森正在拍摄一个什么样的电影,他最近在筹划、哪些演员为了争取这个角色怎样怎样了……炒作的铺垫。
第二波:数月后再来个探班、杀青、宣传……
第三波:公映前6-8周进行大力宣传,要花掉预算的3分之2,这时候才能保证这个爆款顺利被推上巅峰。中国“打造爆款”这一领域学习的很到位。比如浙江卫视,近年推出的综艺节目都是让人眼前一亮的“爆款”,代表作“奔跑的兄弟”,他们的办法很好,不再片后放广告,而是新节目的预告,这就很厉害,直接带动新节目的圈粉和调动观众观看欲望。
打造“爆款”你可以做这些事
1、投资超级明星
皇马09年引入C罗花了1.29亿美元,大家都说疯了,太贵了,然而他为皇马带来的收益是6亿美元。
皇马花了巨资投资超级明星队,基本每个大腕都花了上亿,但这也致使皇马成为了全球最顶尖的赚钱的体育俱乐部。而他的老板对皇马的定位是“内容提供商”并不是体育俱乐部。他们的IP衍生品更是源源不断,不管是门票、球服等等太多,随便一个衍生品都赚钱。
“大明星”球员和普通球员的收入差距非常大,3分之2的球员收入不到1000美元,特别低。好莱坞的电影演员收入更低,甚至是0利润,为什么这么低的收入还愿意干?原因是他们都有机会成为头部爆款,所以他们愿意。
未来会变成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
越是厉害的明星做起事情越容易。当一个超级明星自己就是个爆款,他们可以涉猎各行各业,都很轻松。比如黄晓明做投资、赵薇卖红酒、谢娜做服装、汪峰卖耳机、何炅开饭店……这就是赢家通吃的结果,供应商巴不得傍上这些头部资源助力。
2、孵化“爆款”明星
最近很火爆的小姐姐节目,叫什么101?就是孵化“爆款”的过程,作为老姐姐的我都知道杨超越,虽然我确实没看过这个节目,但我就是没办法避免的知道了这个女孩的名字,可见孵化的有多成功。
“跑男”这个超级大IP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你会发现有很多不温不火的明星参加了以后就变的很火了,身价翻了几倍,比如陈赫、郑恺,这就是通过大IP孵化明星,再在他们身上赚钱。
超级IP的未来
首先是所有的人出现在全媒体上,像gaga出现在星巴克,超市里全是明星各种代言的产品。
他们一定会出现在实体,这个例子太多了,姚明、邓超、大把明星都是一把投资好手。
线上、线下的活动,比如“花千骨”电视剧火爆了以后,立马出了手游、衍生品……
超级“IP"未来绝对不仅仅是内容产品。包括好的学校都是超级IP,像哈弗、耶鲁这样的学校,自然吸引好的资源、好的老师、好的学生,资源越来越集中,也就越来越好。
服务业也是一样,当人们都喜欢cros的时候,这个夏天如果你没有一双,感觉就落后了,因为他挤进了头部爆款,就注定有如此销量,就是这么简单。
有一个产品,我自己特别有印象,因为上初中、高中那会我是买了很多只的,什么牌子忘记了叫“芦荟胶”,他们家其实有很多的产品,很多的sku ,但是他们只主推“芦荟胶”这一支爆款,然而这只爆款据说卖了2亿支。
这是一个“爆款”的世界
超级明星有一定的话语权,比如逻辑思维,罗胖就是这个品牌的超级明星,如果逻辑思维不让他说了算,那他一定不玩了,他不玩了,这个品牌也就玩不转了,因为他是超级明星,他创造了大部分的价值,他说了算、他拿大部分的利润,理所应当,因为这是一个“爆款”的世界。
美国最初做投资的比较多是两类人,一个是明星,一个是教授。教授赚的也多,明星更不用说,中国现在也一样,越来越多的明星在做投资,数不胜数,很多基金公司愿意降价找他们。
全部讲完“爆款”的概念后,我们发现它是趋于整个社会的变化,这个社会没有去中心化,社会的结构变的更加的紧密,人们关注的点更加的集中了,所以“爆款”的产生是必然的,所以忘记“长尾理论“,很多大机构印证过了长尾的失败。
所以,在细分领域,争当头部爆款,才是获取利润价值的真正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