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午后,我打开由张子枫主演的电影《我的姐姐》观看,该影片讲述失去父母的姐姐在面对追求个人独立生活还是抚养弟弟的问题上展开的一段亲情故事。我想更多的是与原生家庭的和解和对于女性在家庭中的牺牲与封建观念的荼毒问题。
在提前锁定清明假期票房冠军的同时,打破包括中国影史清明档剧情片票房纪录在内的7项影史纪录。
这是一个平常但又不那么普通的家庭,却折射出大部分家庭的内在。小时候家里重男轻女,为了帮父母得到生育二胎的资格,姐姐不得不在童年假装残疾人从小受尽委屈。;为了让姐姐早点毕业结婚养家,父母生硬、冰冷地篡改了她的高考志愿……向往北京、向往读研的姐姐,憧憬着逃脱“文化枷锁”的束缚、展翅飞翔的美好图景;然而,父母车祸双亡,相差20岁的年幼弟弟需要抚养,让她面临着艰难抉择。
作为一种陈旧的“文化枷锁”,重男轻女不仅让姐姐们在家庭资源配置中处于弱势地位,也让姐姐们承受着更多的负担和压力。在一些父母的脑海中,儿子始终是第一位的,儿子能够完成血脉延续的任务,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以即使政策不支持也要生二胎,为了让儿子生活得更好一些,父母乃至姐姐妹妹为此付出一些成本、做出一些牺牲都是必要的。然而随着社会进步,教育普及,这种家庭本位的价值观念和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与冲突。
就像影片中的姑妈,生活凄苦,还在帮着去世的弟弟一家照顾安然和年幼的孩子,明明自己家都要熬不过去了,却还是不忘记给安然弟弟送饭。
后来在看到安然想抛弃弟弟时和其产生了巨大冲突,姑妈给安然讲她自己作为姐姐的经历想让其遵循封建观念赡养弟弟。
小时候半夜被蚊子咬醒,却听到妈妈悄悄给弟弟切西瓜,让弟弟快点吃,别让姐姐看到。
毕业后她考上俄语系,但家里只能供一个,妈妈说紧着弟弟。就这样她放弃读书。
她跟朋友去莫斯科做生意,刚到莫斯科就接到妈妈的电话,弟弟生了女儿,要她回家来帮弟弟照顾女儿。她不想回去,可妈妈就一句话,你是当姐姐的。她就回来了,生意也没做成。
我们可以从姑妈的身上看到一代代传统女性面对家庭所做出的牺牲与荼毒,但是她们心中也有怨,所以在面对安然的做法时,姑妈含泪说出即使是套娃也不必装在同一个套子里,不忍心安然继续走上她的老路。
每个人一生都会面临这样的价值观抉择:到底以个人价值为核心还是以家庭价值所牺牲。
究竟是燃烧自己去照亮弟弟的人生道路,还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姐姐不仅承受着原生家庭遗留的伤害与痛苦,也面临着世俗的眼光、亲属的施压。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姐姐对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并不认同,面对以亲情为名的传统观念的压迫,姐姐选择愤然反抗,就像她说的,打的过要打,打不过也要打。
究竟是成全自己,还是“长姐如母”,《我的姐姐》在影片的最后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结尾;不论做哪种选择,都会有得有失,人生哪有那么容易的选择题。最后或许只有安然才能做出符合自己内心的选择,开放式结局,留给观众的不是任何一种“残忍”,而是任何可能都有可能存在的希望。这是导演要告诉我们的,我想当一种刺痛的现象被提出时,也是社会在不断进步反思的第一步,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姐姐不被束缚,能够成为坚定、勇敢、最美的女孩,兄友弟恭、和谐与共。
影片中同时也见证了姐姐和原生家庭的和解,即使小时候受过伤害,但在父母去世后,深夜喝酒痛哭,见到父亲心脏出问题后的喃喃自语,“你们怎么不等等我,我就想让你们知道女儿也是很棒的”。倍感心酸,或许我们这一代都是如此,传统育儿观念下的我们成长布满暗伤,充满的悲哀就是“父母一辈子都在等着子女感恩,而我们一辈子在等着父母道歉”,只有在真正成长之后才能释怀,我希望我们能早一点,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不断发生。而最后安然在弟弟的相处中,感受到温暖与亲情,这也是在最后面对签字协议书时的百般纠结与不舍流泪,最后的情景是姐姐与弟弟在雨天欢乐踢球,面对现实的阴霾与雨水,他们唯有彼此紧抱着才能一路走下去。
影片《我的姐姐》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击中了现实痛感,也在于它带给我们的讨论和反思——亲情的厚度固然有先天的血缘因素,也和后天的情感互动密不可分;只有提升对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打破“文化枷锁”去实现平等,姐姐和弟弟才会生活得更好。毕竟,每个人都需要爱与被爱,姐姐和弟弟同样需要“爱的救赎”。
今日看完电影后诸多感悟。真正的血缘关系的维系不是血缘而是相处与付出。命运总是推着我们向前。让我们不断成长,不断治愈过去的自己,借平凡的世界里一句话结尾: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