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爱的伴侣,如何互助,从而使彼此在关系中得到自我实现呢?
答案是:走向亲密。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一书中,对“亲密”的定义是:把自我最深处的部分向他人也向自己展现,没有任何伪装或防卫。
由于长久自我保护的习惯,人多半相信袒露真实的自我只会招致别人的批判、拒绝和抛弃,很难相信有人肯接纳我们内在的黑暗面。
简而言之,亲密就是:分享脆弱,袒露真实的自我。
而突破亲密障碍,最重要的则是:卸下伪装和防卫——不批判、不评价、不指责。这样即便暴露了内在的黑暗面,也觉得自己是安全的。
丹丹选择向先生坦白:并不是先生的错,而是自己害怕被抛弃的恐惧,导致自己的失控。这就是一个分享脆弱的过程,没有傲娇、没有强势,只有一个受伤的孩子,袒露自己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
我们之所以难以实现亲密,是因为我们用伪装、防卫、自我保护的方式面对伴侣,这是伴侣之间冲突不断的原因。我们故作强大,用指责、批判、评价的方式,掩盖自己的脆弱和恐惧。你指责我,我也指责你,你批评我,我也批评你,追寻一种“我高于你”的优越感,拒绝分享脆弱,袒露真实的自我。
用时间去爱吧,哪怕只有一瞬间,也不要辜负
为何分享脆弱,袒露真实的自我能帮我们走向亲密,并在关系中发展自我呢?
当我们分享脆弱时,便从伪装、防卫、自我保护(指责、批判、评价),深入到内在伤口,这个时候,因为我们与自己的伤口联结,也与自己联结。而与自己联结是与他人联结的前提。
而当我们在伴侣面前暴露伤口,并得到伴侣无条件接纳的时候,创伤便得以疗愈。一旦我们被无条件接纳,便能发展出真我的美好品质——爱、坚强、勇敢、乐于分享和奉献。这就是关系中自我实现的过程。
当内在最黑暗、最不堪的那一面被看见、被理解,便是见了光,黑暗就不再黑暗了。
最后,我将100多年前马克·吐温回首自己人生时讲的一段话送给你:
时光荏苒,生命短暂,别将时间浪费在争吵、道歉、伤心和责备上。用时间去爱吧,哪怕只有一瞬间,也不要辜负。
I
April,原名卢悦,心理专家,婚姻与家庭情…感专家,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特约心理专家,北京7台《生活广角》《生活面对面》特约心理专家,北京8台。《谁说》特约心理专家。微信公众号二川:心之助(ID:luyuexin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