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穿梭,又如小马过溪,不知不觉七年过去了,七年前的今天,任劳任怨,勤俭持家的婆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从我踏进个门槛,我变成了这个家的一员,从没有嫌贫爱富、没有受过苦日子的我,从此体会到了贫穷是什么概念。公公瘫痪在床,家里的重担都靠在了婆婆一个人身上,生活要靠几亩地来维持。一日三餐总是黄豆酱,甜面酱,咸菜,凉拌豆角,饭桌上一年四季都离不开酱,因为婆婆会做酱,就是把黄豆煮熟后,掺上麦子面,做成饼子,放在麦秸上发酵,然后晒干,等夏天做成酱,想吃西瓜酱,就把水换成西瓜,一斤黄豆四斤西瓜的比例。平时吃菜要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变换,种什么吃什么,夏天的菜园子最丰盛,有黄瓜、茄子、辣椒、豆角。冬天白菜是主菜,等到“小雪”进菜园前,婆婆领导着我们把白菜一车一车拉回家,能吃到来年的二月,这些菜都是婆婆种的。每次换季时,菜园子也要重新翻土,婆婆从猪圈里挖出来猪粪洒在上面作为底肥。
虽然婆婆只有七八十斤,但干起活来比别人都强,年轻是有个绰号“穆桂英”。麦子熟了,她天不亮就带着廉去地里割麦子,太阳不出来,麦秆潮湿,累的身上的汗像大雨淋湿了一样。中午到了,她提前回家一会,点柴烧大锅,擀一大挤面条,从轧水井里轧出一桶冰凉的井水,煮熟的面条,在凉水里过两遍,拌上从菜园里摘得新鲜黄瓜丝,加上蒜汁,淋上香油,多放些醋。等我们回家的时候,一盆清凉可口的手擀面等着我们。
婆婆一生省吃俭用,把好吃的留给孩子们,苦活累活自己抢着干,从没有叫苦喊冤。孩子不穿的袜子,自己缝缝补补接着穿,孩子不穿的衣服,改造改造接着穿,婆婆会登缝纫机,年轻时在大队部里的裁剪班里干过,孩子的棉衣棉裤都是她亲手做的。
都说婆媳关系不好相处,但婆婆从来没有和我红过脸,婆婆心地善良,处处为别人着想,邻里之间,婆婆和谁都相处融洽。她总说吃亏是福,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婆婆又是一个心灵手巧热心肠的人,街里街坊的,这个让她帮忙给孩子做棉裤,那个让帮忙给孩子做棉袄……
虽然已过去七年,但婆婆的音容笑貌还一直在耳边缭绕,她的勤俭持家,任劳任怨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今天是她的忌日,我们给她准备了一些纸钱,买了一些生前爱吃的,到她的坟前去看看,陪她说说话,对她说:我们想你了,你在那边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