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五蕴指的是色、受、想、行、识蕴。这个概念非常复杂,在此我们可以先这样简单理解:色蕴即所有眼之所见; 受蕴即所有体之所感(如欢喜,痛苦等); 想蕴即对外物的判断(如什么是什么,事物的大小,形状等等);行蕴即心之所为(如贪、瞋、痴、忿、恼都是「行」);识蕴即心本身,有所分别的认知。五蕴各有自相和共相。自相即上面所述五蕴之间的差别,如色以变碍为自相。受以领纳为自相。共相即五蕴共有的特征,诸蕴都有:无常、苦、空、无我这四个共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观自在菩萨修习般若功夫,功行已达深久而纯熟的地步。五蕴,在般若智慧的观照之下,无不显现本有的空相。由于相空,从而除去了一切妄念;由于除去了妄念,从而不生烦恼,不起业惑,因而得以度脱一切灾难与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本句开始的舍利子,是菩萨在对弟子舍利子说话(开示)的意思,下文同理。
那么如何理解这句关于色空关系的表述呢?前面已经说过,色指的是眼之所见的物质世界;而这里说的空,并不是字面上容易被理解成的「不存在」或者「被消灭」的意思。这里的空是指物质现象没有本体和自性,皆是因缘所生。《阿含经》中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就比如一粒种子,如果这个种子再好,你不把它埋在土壤里(因),再加上阳光雨露的助缘,那么种子就不会萌芽生长;如果没有种子,阳光雨露再好,它也不会萌芽生长。既然是因缘所生法,那么,未生之前本来没有这个东西,灭了之后也没有这个东西,那生后灭前的存在期,只不过就是因缘和合,一时的假相而已。比如把砖瓦木石,再加以人工建成的房子,从我们凡夫来看,房子是实有的,是一个实体,但是在智者的眼中,砖瓦还是砖瓦,木石还是木石,这个房子只不过是因缘和合堆积出来的一个假相而已。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诸法指的是宇宙中一切无形或有形的精神与物质。同上所述,这里的空也不是「不存在的意思」。「诸法空相」意思是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合化而成,无有自性,是空之相状。因为世间一切皆是因缘而生,所以没有生灭,垢净,消长的分别。不论是色、受、想、行、识这五蕴;还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还是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都是因缘存在而没有自性的。六根接于六尘,生成六识。佛教以人的认识为中心,把世界一切现象分为十八界。包括能发生认识功能的六根,作为认识对象的六尘和由此生起的六识(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同理,这六识也是因缘而生,不会独立存在,自性为空。 「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总称,「老死」即老耄和死亡。 从「无明」到「老死」这个过程,一共有十二个环节,又称为十二因缘(pratītya-samutpāda-aṅga)。这一过程因果相随,三世相续而不间断,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大海。
苦、集、灭、道又称为四圣谛。苦为生老病死,集为召集苦的原因,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道为完全解脱实现涅盘境界的正道。同样,这里的「无」也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说其无自性。 因而,这一段我们可以用十二因缘法来理解:一切众生,实是本来清净,由于过去一念无明妄动,便有行为造作,有行为造业便有入胎之识。有入胎之识便有现生之胚胎,有了胚胎便具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出胎后,六根就会有六种触觉,有六种触觉便有六种感受。有感受便懂得爱,懂得爱之后,就会执着,极力去夺取,有所夺取,便会形成未来世之业因。有了未来之业因,就会领受来世之生。有生就必然会有老死,及一切忧愁悲伤苦恼。这就是十二因缘的顺生门。若是没有无明妄动,那里会有行为造业?没有行为造业,那裹会有入胎之识?没有入胎之识,那裹会有胚胎这个色身?没有色身,就不会有六根存在。没有六根,就不会有六种触觉。没有触觉就没有感受。没有感受便没有爱。没有爱就不会有执着夺取。没有执着夺取,就不会有未来生之业因。没有未来生之业因,就不会有未来世之生。没有生,就不会有老死,及忧伤悲苦。这就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
「菩提」的意思是觉悟,「萨埵」指有情;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简称即为「菩萨」,意思是信佛学佛之后发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是成佛的必经阶段(佛果有四个层级:缘觉,声闻,菩萨,佛。)。「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智」即般若慧,「得」即所求的境界。凡人执着于向外求得般若慧以证得佛果;但在菩萨看来,佛性人人自有,需向内求。这不过是还原了一切的本来面目,没有什么智慧可言。只要不起妄念, 不作分别, 也就复了本性和真心, 就能返观自性本空, 除去五蕴、十二因缘、十八界等等智慧之障,理解了世间一切的空性。明白了这一道理,也就不会执着于「有得」。